朱畢賢
“這孩子從來不肯問?!比绻闵晕⒘粢庖幌?,經(jīng)常可以聽到一些家長這樣無奈的嘆息。這確實也是目前許多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有些孩子,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哪怕很重要,就是不肯問,既不肯問老師,也不肯問同學,一直讓它埋在心里。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功,只在每事問?!蹦敲?,家長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提問能力呢?
首先,要鍛煉孩子的膽量。
孩子不肯問的最大原因,就是內(nèi)心膽怯,不敢與人直接接觸,生怕人家態(tài)度不好,或者害怕問得不得體,而遭人譴責或嘲笑。對此,家長要設(shè)法經(jīng)常鍛煉孩子的膽量。膽量多來自于親身實踐,因此,可讓孩子多參加些實踐,比如直接要孩子買小件物品,家里油鹽醬醋沒了,可指派孩子去買,不要老是怕他弄錯而什么都不讓他干;再者要鼓勵孩子自己去串門或做客,雙休日、寒暑假,要讓孩子多出去走走,到親戚家、到同學家玩玩聊聊,增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而不是老讓孩子呆在家里;另外,還要多帶孩子外出旅游或參觀,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傊?,要積極鼓勵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多與人接觸。實踐多了,膽子大了,也就敢于問別人了。
其次,要營造寬松的家庭氛圍。
孩子膽量大不大,敢不敢問人,這同家庭環(huán)境關(guān)系很大。如果家長動輒訓斥,家庭氣氛非常嚴肅,孩子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那么,他的膽量一般都很小,也就不敢輕易提問。所以,家長平時要盡量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充分感到自由自在、輕松活潑。對孩子的提問,要認真負責對待,不要隨便阻止和扼殺。孩子年幼,有些問題可能問得很荒唐、很冒失,或者不夠得體,顯得很幼稚。對此,家長也不應(yīng)訓斥,更不能諷刺、嘲笑。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能回答的,要盡量給予滿足;家長一時不能回答的,可啟發(fā)孩子去問別人,或者啟發(fā)他去查找資料。另外,家長還要經(jīng)常和孩子,以平等的態(tài)度一道玩耍,一道學習。一道討論問題。有時,也可以特意出幾個問題,讓家庭成員一起來討論和爭辯,以鍛煉口才。孩子在家中養(yǎng)成了敢于提問的習慣,到了學?;蛏鐣希匀痪蜁鲃拥貑柫?。
再次,如何問別人,怎樣問才能得到滿意的答復,這也是有所講究的。有些孩子就是因為問得不得法,碰了幾次釘子以后,就再也不敢問人家了。因此,家長要教會孩子一些提問的方法,使孩子會問、善問。在提問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教孩子想好了再問。問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必須在自己反復思考的基礎(chǔ)上去問,不能一想到就問,思維還沒組織好,問后自己都覺得沒意思,或者自己想問的問題都說不清,其結(jié)果也就可想而知。②要注意問問題的角度。問時應(yīng)盡可能從細小的地方入口,讓人家容易回答。不要提一些大而無當、籠統(tǒng)不具體的問題,比如:老師,這門課怎么復習?記敘文怎么寫?等等。只有問題問得小,別人才樂意回答,答起來也才有針對性。③要把握好問問題的時間。想問別人問題,要看人家是不是正忙著。如果他正忙著,就有可能對你提出的問題不用心回答,或者推說不知道。③要教會孩子提問時要講究禮貌。求教于別人,是一樁要別人費心費力的事,不管人家年齡如何,問前都要有個熱情的稱呼,問后還得致以謝意,不能好像人家欠你似的,直通通地問,問后毫不客氣地走。這樣既可能問不出所以然,也可能下次再問時,人家不愿意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