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曉維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不少孩子一到這時,便打不起精神,什么東西都不想吃,心煩口干,有時甚至大便不成形,細(xì)心的媽媽還會發(fā)現(xiàn)此時孩子的小便黃黃的,舌苔白自厚厚的,這可把媽媽們急壞了。告訴你,不要緊,這是孩子得了“苦夏”癥,也就是中醫(yī)所稱的“疰夏”?!梆嫦摹蓖ǔ0l(fā)生在每年的6~7月份,是由于感受暑濕之邪所致,暑濕阻于中焦,所以孩子食欲不佳,精神倦怠,甚至大便不成形。該怎么辦呢?讓我來教你幾招試試:
夏季飲食結(jié)構(gòu)要合理首先,不要讓孩子大量喝白開水,夏天,人的消化功能本身薄弱,再大量喝水,會稀釋消化液,使消化力降低,孩子就可能更不愿意吃飯了。口渴時可以給孩子喝一些酸梅湯、淡鹽水等,最好不要吃大量的雪糕、冰淇淋、刨冰等冷飲,因為從生理上講,孩子的脾胃功能薄弱,過量的冷飲,會使孩子弱小的脾胃受傷,所以,“苦夏”的孩子食欲不佳時,可以吃一些山楂片,以幫助開胃。其次,夏天的飲食宜以清淡、清涼、素食為主,如早餐可吃綠豆粥、醬菜,午餐可吃米飯、西紅柿蛋湯、黑木耳金針菜燒鯽魚、白豆腐千絲,晚餐可吃涼拌面、白粥、拌黃瓜等,當(dāng)然,如果怕孩子營養(yǎng)不夠,還可以在兩餐之間加適量的牛奶、果汁、西瓜汁等。
采用中藥自我調(diào)理孩子飲食不佳時,可用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鮮生地、鮮石斛各6克,鴨梨2只,鮮首烏5克,將鴨梨去皮后切成小粒,榨取鮮汁,取10克備用。再將生地、首烏加清水用中火燒沸15分鐘后,放人藿香、佩蘭、荷葉、石斛一起煎5分鐘,將原汁加梨汁一起飲用,有清熱解暑化濕,生津除煩等開胃作用。還可以用鮮荷葉、鮮銀花、鮮扁豆花、絲瓜皮、鮮竹葉心、西瓜皮各6克,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zhuǎn)用文火煮沸5~10分鐘,留汁兩大碗,一日內(nèi)分次飲用。用薏苡仁、蓮子肉、山藥各10克,紅棗5枚,粳米50克,洗凈后加鮮荷葉水(鮮荷葉1~2張,煎水)適量煮粥,每日吃少許,亦有一定的效果。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吃飯前不要讓孩子玩得太興奮,應(yīng)讓孩子安定下來,稍稍休息一下,然后再吃飯,注意不要在飯前給孩子吃零食,尤其是甜食、油炸食物,孩子弱小的胃腸負(fù)擔(dān)不了這些甘甜、油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進(jìn)餐時如孩子不愿吃飯,則應(yīng)問明原因。對癥處理,千萬不要為了吃飯的事兒打罵孩子,要知道許多孩子具有逆反心理,別看人小,他們往往會和你對著干。而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吃飯,又哄又騙,許愿買玩具、降低某些要求等,這往往也會促成孩子不正確的動機(jī),同時對于孩子健康度夏也于事無補。另外,天氣炎熱時,還應(yīng)做好居室的防暑降溫,多讓孩子呆在陰涼處,少活動,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以便使孩子能擁有充沛的體力與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
去醫(yī)院進(jìn)行藥物治療試了許多方法,還是不行的話,可別忘了去看醫(yī)生,在排除肝炎、結(jié)核等疾病后可以結(jié)合辨證吃些中藥,如藿香、佩蘭、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豆蔻、豬苓、淡豆豉、澤瀉等,如果孩子精神萎靡,飲食不思,四肢無力,面色蒼黃,大便稀薄,可服用黃芪、黨參、白術(shù)、橘皮、當(dāng)歸、蒼術(shù)、茯苓、葛根、澤瀉、炙甘草等。
一般說來,當(dāng)涼爽的秋天來臨時,“苦夏”孩子的病情便會漸漸地在好轉(zhuǎn),精神開始振作,想吃東西,大小便也日漸正常,那時便可脫離苦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