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晨 欣
余近年來,對“硬木鏡框”頗有興趣。閑暇之時,四處尋訪,先后得數(shù)十只。嵌入書畫等作品,懸之堂前,掛于臥室,原本簡陋之居,變得忽有些“書卷氣息”和“文化氛圍”了。究其源,乃書畫之韻,翰墨之香,靠鏡框之襯托,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引人注目之故。
硬木鏡框,一般是指以紫檀木、花梨木、紅木、櫸木、楠木等優(yōu)質硬木為主要用材的鏡框。它由于使用廣泛,存世量較大,目前在舊貨市場、古玩店內仍時??梢?。只不過大小不一,式樣有別,完整程度各異而已。余藏之框,絕大多數(shù)均購于當?shù)毓磐娴陜?,少?shù)為家傳之舊物。主要有:中堂、對聯(lián)、匾額套框,條屏、臺屏、掛屏、橫式框等。材質以紅木為主,少許為紫檀、花梨、櫸木、銀杏等。大的尺寸可達86.5厘米×168厘米,小的僅16厘米×21厘米,以中等尺寸的為多。這些鏡框大多為明清時期所制,做工考究,接縫嚴密,線條流暢,色澤凝重古樸,頗耐品味。根據(jù)不同的作品,嵌入不同的鏡框,掛于不同的位置,高雅含蓄,往往令人賞心悅目,耐人品味。
現(xiàn)在住房,一般內空不高,書畫如裱成傳統(tǒng)的立軸、條屏格式,往往難以懸掛,而裱成“矮而胖”的“宣和式”,似乎又不大符合今人之審美眼光,故不少喜歡在居室張掛中國書畫者,常常為此大傷腦筋。其實,解決的辦法很簡單,這就是選用“鏡框”。無論采用何種木質、式樣,只要適中,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居室采用鏡框嵌書畫張掛,除了意境高雅,裝飾性很強外,它還具有三大好處:一是防潮。因為裝裱后的書畫直接貼掛于墻壁,潮氣極易侵入。尤其是霉雨季節(jié),稍不注意,書畫便會受潮上霉,以至損壞。而裝入鏡框后,有墊紙、背板相隔,就無此憂。二是防塵。現(xiàn)在城市污染嚴重,灰塵甚多,住高樓上也無法避免。書畫裝框,由于外面表層有玻璃防護,灰塵無法入內,可防止書畫弄臟、老化等。而玻璃上的灰塵,用潮布一擦便可使光亮如初,對書畫無絲毫影響。三是簡便。書畫作品只需裱成“鏡片”即可,不僅少花錢,而且便于保存,一框之內可嵌入數(shù)幀不同風格的作品,經(jīng)常調換,可使眼前常新。這樣既利于觀賞,又便于收藏,可謂一舉數(shù)得。
鏡框乃書畫之“外衣”。俗話說“人要衣裝菩薩要金裝”,還可添上一句,“書畫要框裝”。好的書畫,配上好的鏡框,它所產生的那種獨特效果,是任何裝裱方式也難達到的。這,大約就是余近年來熱衷于藏框原因之所在。
責編雍
■寶牧齋陳列之明清畫框及明清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