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
復活島之謎
智利的復活島,雖然只是一個約11公里長的小島,但上面矗立著幾百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因而成為對考古學家具有無限吸引力的神秘地方。復活島上的巨人像全是用整塊的巖石雕刻而成,高的達四五十英尺,矮的也有十幾英尺;最輕的有五六噸重,最重的達80余噸。這些雕像全都是長臉、濃眉、深目、長耳、高鼻和薄唇,宛如同胞兄弟般相像,卻又各具特征,無一雷同??脊艑W家感到奇怪的是,島上及附近的國家根本就沒有雕像所表現的這種古怪面貌的人。世界各地考古學家均指出,復活島上人力匱乏,糧食短缺,根本供不起這樣龐大工程所需的石匠和糧食。在沒有金屬工具或其他先進技術的情況下,從火山巖上挖掘石料來雕刻巨大雕像的說法,也是無法被人們接受的。那么,究竟是誰又為什么雕刻這些石像?為什么這些石像無一例外地抬頭仰望蒼穹,眼神中充滿著神秘的期待?
瑪雅文明之謎
瑪雅文明是以墨西哥東南部、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為中心的古代文明?,斞湃嗽浻懈叨劝l(fā)達的農業(yè)、數學、歷法和宗教禮儀,然而更讓后人驚訝的,是他們難以置信的天文知識。他們知道金星年為584天,地球年為365.2420天(當今正確的計算為365.2422天)。瑪雅人的天文計算精度可以維持6400萬年,著名的金星公式很可能是用電子計算機計算的。所有這些,讓人們很難相信是出自一個野蠻的民族。
多根天文知識之謎
在非洲西部的馬里共和國境內,有一個生產力非常落后的原始部落——多根。該部落的人們至今仍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然而卻有著驚人的天文知識??脊艑W家發(fā)現,許多世紀以來,多根人就一直把一顆肉眼看不見的小星星——天狼星的伴星,當作神而加以拜祭。不僅如此,他們還知道這顆伴星的橢圓形軌道和它繞天狼星運轉的周期;甚至還知道這是一顆體積小、密度很大的天體,而這顆小星星直到1865年才被科學家用望遠鏡觀察到。多根落后的生產力和文化同先進的天文知識形成了奇怪而又鮮明的對照,這種反?,F象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深思:多根人的天文知識來自何方?
金字塔之謎
考古專家稱,在非機械化時代,人類可以建造出一座中國長城,但決不能建造出一座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沙漠中的胡夫金字塔,的確蘊涵著數不清的謎。
胡夫金字塔的塔高乘上10億所得的數,和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相等;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積,等于圓周率3.1415926:穿過大金字塔的子午線,把地球上的陸地、海洋正好分成相等的兩半,并且金字塔正好座落在各大陸引力的中心。無論當時是誰選定這個塔基,都應對地球的球體結構、陸地和海洋的分布有充分的了解。但究竟是何人所為,至今還不得其解。
海底城市之謎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著作中曾寫道:從前,有一個文化非常發(fā)達的大陸,名叫大西洲。但是由于地震及地球的特大災變,這個大陸在一夜之間就鉆進大海,消失了。令人吃驚的是,現在的一些科學發(fā)現與柏拉圖的說法不謀而合。
在秘魯沿岸的水下約2000米深處,人們發(fā)現了人工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筑。1968年以來,人們不斷地在比米尼島一帶發(fā)現巨大的石頭建筑群靜臥在大洋底下,像是街道、碼頭、倒塌的城墻……今天雖然已經無法考證這些東西始于何年,但根據一些長在這些建筑上的紅樹根的化石,表明它們至少已經有12000年的歷史。這些海底建筑結構嚴密,氣勢宏偉,石砌的街道寬闊平坦,路面由一些長方形或正多邊形的石塊排列成各種圖案。
所有這些均表明,曾經有過一個古代大陸以及文明社會被埋葬在大洋底下,然而這一切不得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難道12000年前人類的文明就如此發(fā)達嗎?
魔鬼三角之謎
魔鬼三角也稱百慕大死三角,位于遼闊的大西洋中西部,是以百慕大群島、波多黎各島和佛羅里達半島3個為頂點的三角海區(qū)。在這個每邊長約2000多公里的三角海域中,曾發(fā)生過無數次神秘莫測的船只和飛機遇難事件。例如1968年9月某日,一架C132客機穿云過霧進入死三角海區(qū)上空時,突然墜落,機上27人全部罹難,無一生還。奇怪的是,這些失事的機、船殘骸和遇難人員的尸體從未找到過。
科學家對比提出了種種假說和設想,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假說令人完全信服。80年代初,科學家在該海域西部又發(fā)現了海底金字塔,塔身上有兩個巨大的洞,海水以驚人的速度流過,因此使這一代水域云霧騰空,狂潮翻涌。這座比埃及胡夫金字塔還要古老的金字塔的發(fā)現,更增加了魔鬼三角海區(qū)的神秘感。
通古斯爆炸之謎
1908年6月30日的早晨,在中西伯利亞,一些小城鎮(zhèn)和村莊的居民們被震耳欲聾的轟響驚醒,只見樹木被震倒,房屋被摧毀,人和牲畜像塵埃一樣被卷走。這次爆炸是如此的劇烈,甚至5000公里之外的莫斯科和沙皇俄國的首都圣彼得堡都有震感。一個巨大的火柱沖天而起,這個火柱是如此之高,就是在幾百公里以外的地平線上也能清楚地看到耀眼的光亮。爆炸后的熱浪引起了一場延續(xù)了幾天的大火災。爆炸后引起的罕見的塵云和奇怪的夜光,整個歐洲大陸的上空都能看到。
最初,人們想當然地認為,這次大爆炸是一顆巨大的隕石造成的。但是,當科學考察隊深入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qū),進行了長期、反復的考察后,特別是,他們考察了日本廣島——被原子彈爆炸徹底破壞了的城市,將廣島被核爆炸破壞的情況與通古斯爆炸相比較之后,他們得出了結論:這不是隕石造成的爆炸,而是一次巨大的核爆炸;發(fā)生在西伯利亞上空的毀滅性爆炸,是高空核爆炸的結果,其能量為3000萬噸級。
那么,這次巨大的高空核爆炸是何物造成的呢?科學家議論紛紛,但只有一種說法雖然離奇,卻最合理,他們認為可能是一只天外宇宙飛船著陸前在空中爆炸了。由于飛船闖入大氣層沒有減速,當它沖向地球時,情形就像一顆隕石一樣,由于摩擦生熱而燃燒起來。飛船中的原子燃料處于一種引起鏈式反應的狀態(tài),于是,核爆炸發(fā)生了,我們的宇宙客人就在他們要在地球上著陸的那一剎那不幸遇難。
太陽伴星之謎
銀河系的恒星大都是成雙作對的,太陽卻沒有伴星,只有9個兒女圍繞在它周圍。然而,美國路易斯安娜州大學的科學家丹尼爾·瓦特等人卻認為,太陽也有一顆伴星,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7%,這是一顆漆黑無光的白矮星,它一直寂寂地繞太陽旋轉,因此未被人類發(fā)現。它繞日一圈的周期是2600萬年。
太陽伴星的預言,是天文學家利用生物學家的成果得出的結論。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學者在研究化石時發(fā)現,地球上的生物曾遇到過多次大滅絕,每次滅絕都會使地球生物的70%以上永遠消失。如此周而復始,兩次滅絕的間隔時間約是2600萬年,大自然似乎有著正常的脈搏。在尋找這種脈搏的原因時,丹尼爾·瓦特提出了太陽伴星的可能性。這顆伴星沿著橢圓形軌道進行著周期性運行。每隔2600萬年,它就來到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它的巨大引力雖然不能影響太陽,但卻給太陽系的行星、彗星帶來巨大的影響。瓦特認為,它的引力擾亂了彗星的大本營——奧爾特云,迫使彗星飛出軌道,四散逃逸,并因此引起了密集的彗星雨。據計算,那時總共有10億顆左右的彗星掠過太陽系,其中有20—30個星體與地球相撞。這一期間,地球進入了災難深重的歲月,一大批生物在劫難逃。
這種伴星的理論得到了一些事實的支持。美國伯克利大學的瓦特·阿爾澳調查了分布全球的隕石坑的年代,也具有明顯的周期性,每次隕石的高峰期的間隔,也接近為2600萬年。特別要指出的是,生物大滅絕的高峰期也正是隕石坑形成的高峰期,二者同步發(fā)生,不謀而合。
如果太陽伴星理論成真的話,那么這或許也就能解釋史前大型動物恐龍的滅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