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坤
今年10月1日,為慶祝建國5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活動。屆時,全中國和全世界炎黃子孫的目光都將凝聚在這里。
15年前,在國慶35周年大閱兵的鋼鐵洪流中,曾有一支英雄的地空導彈部隊組成的兩個方隊,接受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檢閱。今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50周年的盛典上,人們將再次看到這支英雄部隊的雄姿。他們又一次通過天安門,接受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和全國人民的檢閱。
這支受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領導核心關懷的導彈部隊就是戰(zhàn)功顯赫的“英雄營”所在的北空地空導彈某師。這支部隊是我國地空導彈兵的自豪,是人民空軍的驕傲。
戰(zhàn)車隆隆,長劍倚天,銀光閃閃。曾在國土防空作戰(zhàn)中屢立戰(zhàn)功的導彈部隊紅二方隊,16部戰(zhàn)車將載著16枚國產導彈,在兩輛2020S車的帶領下,以均勻的速度、整齊的標線威武雄壯地通過天安門,接受黨和國家、軍隊領導的檢閱,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
這是一支戰(zhàn)功顯赫的部隊,1958年12月組建。不久,該部隊就擊落一架入侵的敵高空偵察機,在世界上首創(chuàng)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先例。1962年9月,該部某營官兵在我國南方又擊落了敵U-2型高空偵察機。當該營營長岳振華來到中南海匯報戰(zhàn)斗情況時,偉人毛澤東緊緊地握住他的手,連聲說:“岳振華同志,打得好哇,打得好哇?!?/p>
顯赫的戰(zhàn)功令中國人驕傲,英雄的部隊更使中南海的領袖們掛念。1964年的一天,毛澤東同志對周恩來說:“這支部隊在哪里,我要見見他們?!?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了“英雄營”的全體官兵。
歷史,將永遠記住這樣的輝煌:在國土防空作戰(zhàn)中,這支部隊六進西北、五下江南,行程15萬公里,擊落4架敵機。他們曾先后5次受到中央軍委和國防部的通令嘉獎,榮立集體一等功3次,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3次,涌現出了“空軍戰(zhàn)斗英雄”岳振華等216名一等功臣,該師某營還被國防部授予“英雄營”榮譽稱號。
江山代代人才出,各領風騷顯風流。面對未來和挑戰(zhàn),英雄部隊的新一代官兵立足現有裝備,全力提高現代化戰(zhàn)爭條件下防空作戰(zhàn)的能力,練就了過硬的“殺手锏”。部隊還成立了“外軍研究小組”,開展“軍事知識講座”;每半月舉辦一次“學習現代軍事知識,運用現代軍事知識解決訓練中難題”的研討會,大力提高現有裝備的作戰(zhàn)能力。
在我國地空導彈兵組建初期,運用“撤、走、進、打”的作戰(zhàn)方法,完成一次任務往往需要幾天時間。而如今該部新一代官兵在實戰(zhàn)實彈演練中,將這一過程奇跡般地縮短為幾個小時。快速裝退導彈是贏得戰(zhàn)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多少個不眠之夜,指戰(zhàn)員們數千次地演練,硬是把裝退導彈的時間縮短到大綱規(guī)定的一半。為提高現代防空作戰(zhàn)水平,他們還摸索出打擊多批路、多層次、多方位、連續(xù)入侵的敵機的新戰(zhàn)法,總結出了地空導彈部隊正規(guī)化訓練的“七個一套”。該戰(zhàn)法被推廣后,使我導彈部隊的訓練走上了正規(guī)化軌道。
專業(yè)軍士李其夢,父親雙目失明,母親長年癱瘓,弟弟下肢殘疾,家庭生活的重擔全落在他妻子身上。李其夢把家庭困難埋在心底,一心撲在工作上。他帶領6名操縱手,經過刻苦訓練,把單發(fā)導彈準備的時間縮短了一倍多。專業(yè)軍士占順友,在參加近似實戰(zhàn)的戰(zhàn)斗演習中,由于技術精湛,兩次以優(yōu)異成績奪魁。一次部隊組織戰(zhàn)術比武,兄弟連隊缺一個連長,他毛遂自薦。練兵場上,占順友身先士卒,一招一式嚴格要求,兩個月時間把連隊帶得井井有條圓滿地完成了比武任務,受到上級機關表揚。
新一代官兵保持和發(fā)揚了前輩對祖國赤膽忠心、無私奉獻的英雄本色,譜寫出了新的篇章。他們先后圓滿地完成了參加華北某地重大軍事演習、國慶35周年閱兵、保衛(wèi)南疆、現代防空對抗演習等10多項重大任務。近10年中,該部隊在空軍、軍區(qū)空軍組織的大比武中,奪得過120個項目第一,次次捧回團體金牌。其創(chuàng)造的近快戰(zhàn)法,獲得了全國科技進步獎。
這支“種子部隊”還先后培養(yǎng)出漢、滿、蒙古、朝鮮等10多個民族干部4000多人,其中9人走上軍以上領導崗位,647人成為師團職領導干部,180多人回到地方成為局廳級干部;涌現出了“學雷鋒標兵”黃從志、“英勇獻身救戰(zhàn)友”的好干部高政文、“全國抗洪救災模范”吳慶、“全國優(yōu)勝黨務工作者”毛承義、共青團中央候補委員姚偉龍等大批先進模范人物,不僅為我國地空導彈部隊發(fā)展壯大培養(yǎng)了一批批干部,還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一批批人才。
1986年,該師“英雄營”作為中國導彈部隊的“窗口”,正式對外開放。14年來,他們先后接待了來自美國、加拿大等40多個國家的軍事代表團和全國各地100多萬名群眾,成為展示中國軍隊風采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老一輩用長空神箭打出軍威國威,新一代官兵以精湛的技藝展示了中國軍人的風采。外國某軍事代表團在觀看了該師“英雄營”官兵的操作表演后,紛紛稱贊:“你們的裝備算不上一流,但你們的素質堪稱一流?!?/p>
1994年6月,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親筆為該師“英雄營”題詞:建設強大的地空導彈部隊,保衛(wèi)祖國領空安全。
在京郊50周年閱兵村西南角,有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雖然它非常不起眼,但世界防空史在這里卻重重地書寫了一筆:40年前的10月7日,“英雄營”就是在這個地方開創(chuàng)了用導彈擊落敵機的先河。
歷史的塵埃并沒有淹沒這片土地。40年后的今天,曾任“英雄營”第11任營長的副師長單智明,受命帶領由“英雄營”所在師組成的導彈方隊又來到這塊不平凡的土地上,為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而準備。面對前輩創(chuàng)造過戰(zhàn)績的土地,他和戰(zhàn)友們莊嚴地舉起了右手:“牢記歷史使命,在50周年大閱兵中再鑄輝煌?!?/p>
紅二方隊是車輛方隊中唯一的汽油車方隊。相對于其它方隊的車輛來說,這種車型穩(wěn)定性差,車體長,負荷輕,油門活,不易控制,受路況影響大。按閱兵要求,車輛行進速度為10公里/小時,車輛方隊200米距離行駛72秒,誤差不得超過0.3秒。這么慢的速度,而車上僅供參考的速度表卻反應遲鈍,有的根本不動。駕駛員只能靠聽發(fā)動機的聲音,結合水溫表來測量速度,使車輛標齊行進駕馭十分困難,要達到閱兵總指揮部規(guī)定的訓練標準,難度很大。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困難沒有嚇倒英雄的導彈兵們。為了達到“米秒不差,標齊為零”,他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對人員和車輛駕駛進行嚴訓細摳,采取了“理論與理論、教員與隊員、隊列與駕駛、訓練與考核、交流與競爭相結合”的方法。在閱兵式軍姿訓練中,官兵們狠抓“腳跟線、腳步線、腰帶線、胸線、帽檐線”“五線”定位。在車輛訓練中駕駛員緊緊盯住等速、騎線、標齊和卡距的參數,在小數點后兩位中摳精度。他們集思廣益,自己動手制作了各類訓練輔助器材20多種。在訓練中,該部隊還廣泛采用了多用途激光等速卡測距儀、激光標齊儀、數字式發(fā)動機轉速表等高科技儀器儀表,極大提高了訓練效率和訓練質量。
科學的手段只是搞好訓練的前提和基礎,科學的訓練方法才是取得最佳效益的途徑。面對高溫酷暑,受閱日趨臨近,如何提高單位時間內的訓練效果,成了官兵們每天考慮的問題。為此,方隊臨時黨委一班人反復研究,確定了抓住難點重點,引入競爭機制,堅持以考促訓的科學組訓思路。針對車輛駕駛訓練的難點,他們加大對教學訓練的研究力度,組織參訓人員每天寫心得體會,定期召開由不同層次人員參加的交流會、研討會。他們不放過任何休息日,慢慢體會加減油門動作,個個練得兩腿發(fā)麻,兩膝疼痛。在訓練重點上,他們突出了指揮員敬禮、軍次、車輛標齊,卡距的要點。按照總指、分指總體安排,堅持制定月計劃、周進度、日安排。訓練中,方隊干部和教練員嚴格對照標準,嚴摳細訓,堅持考核講評制度,做到每日必考、每周單項考、每階段綜合考。針對每個人的考核成績,他們還實行了主司機 、副司機,基準車、僚車,主排面、備份排面全程優(yōu)化組合,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優(yōu)中選優(yōu)。每月進行“五優(yōu)”個人和“四過硬”單位評比,訓練中樹立各類標兵和紅旗排面,使所有駕駛員等速合格率都能達到100%。
經過上百次的試驗和摸索,他們測算出轉速表每分鐘達到 1665~1670轉,標齊誤碼率差為零;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車輛駕駛發(fā)現誤差要快,掌握標齊提前量要準,加減油門要穩(wěn)的“快、準、穩(wěn)”“三字法”,使標齊的誤差達到零。后來,他們又配備了數字顯示的轉速表,進一步提高了科學練兵的質量。
在50年大慶的閱兵式上,這支英雄部隊的18輛受閱車將以其整齊劃一的隊形、威風凜凜的軍姿以及枚枚威武的導彈向世人宣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wèi)祖國主權、統(tǒng)一的決心和力量勢不可擋!
圖片提供:北空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