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賣丈夫
前不久,在美國馬里蘭州的地方報紙《卡洛爾城時報》上,出現(xiàn)了一段小廣告,標題是:“減價出讓丈夫1名!”
登這廣告的露易絲·亨勒爾太太,她在廣告中寫道:“收購我丈夫的人,還可以免費得到他平時喜歡使用的全套打獵和釣魚裝備。此外還隨夫贈送牛仔褲一條,長統(tǒng)膠靴一雙,恤衫兩件,以及里布拉杜爾種的狼狗一只,自制的曬干野味50磅!”
“我丈夫本人其實并不壞,只是每年4月初到10月初,都很少能在家里看到他的影子。
“價格面議,欲購從速!”
結果出乎這位太太的意料,僅一天之內(nèi),她居然接到了62位太太小姐和離婚婦打來的電話。最妙的是有一位被遺棄的太太,急著要替自己的4個孩子,找一位名義上的爸爸,免得他們在同學中間“有自卑感”。另外,還有一間寫字樓里的一位女職員,決定“合租”一個男子來做她們的“外室”。尤其是這位丈夫經(jīng)常外出打獵釣魚,不常在家,就更適合她們的口味了。見此,露易絲· 亨勒爾太太第二天補登了一個小廣告:“減價轉(zhuǎn)讓丈夫的原議取消,仍舊轉(zhuǎn)讓的只有那條狼狗了。因為我猜所有買主的真正興趣是在狗不在人?!?/p>
那位并沒有賣出的丈夫查理·亨勒爾先生,在接受記者們采訪的時候,笑容滿面,一點也沒有生他太太的氣。第一,結婚這么多年,他已經(jīng)不知道被這位好開玩笑的調(diào)皮太太耍過多少次猴子;第二,眼下正值外出狩獵季節(jié),他正忙于做出發(fā)前的準備呢。
(雪晨)
(俞曉紅摘自《都市家庭報》)
死在一堆貶值硬幣上的人
巴西人波恩芬也許是世界上最為不幸的守財奴了。他生前務農(nóng),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積蓄,最后竟擁有相當于100萬美元的巴西錢幣。他將所有紙幣兌換成巴西硬幣,然后悄悄藏在一間地下室里。
為了積蓄,他自20歲以后,從未買過一件新衣。他的兩個兒子、3個女兒和愛妻均因營養(yǎng)不良而先后死去。
一天,他突然發(fā)現(xiàn),這一房間硬幣因通貨膨脹而買不到一只小狗。他在錢堆上突發(fā)心臟病,最后竟死在這堆冰涼的硬幣上。
(俞曉紅摘自《家園》)
雅加達怪事:司機付錢給乘客
雅加達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城市,人口已超過一千萬。人均家庭擁有5部以上的轎車。于是,雅加達政府出臺了一部新交通法,規(guī)定在上班高峰時間,只有那些擁有兩名以上乘客的車輛才能進入限制區(qū),否則將受巨額罰款。這一規(guī)定的目地顯然是鼓勵多人共乘一輛汽車,從而減少街道上的汽車數(shù)量,緩解交通擁擠狀況。
于是,雅加達出現(xiàn)了一群絕無僅有的“交通商人”——靠坐別的車來發(fā)財致富。
這些職業(yè)乘客收入相當可觀,只要他們陪伴司機順利通過限制區(qū),司機一高興沒準會賞給他們一千盧比。(建成)
(金衛(wèi)東摘自《東方城鄉(xiāng)報》
七旬老翁上少林寺習武對付不孝子孫
陜西省岐山縣一位年過七旬的老翁,竟遠赴少林寺拜師學武,目的竟是為了對付不孝兒孫。7月7日,他被一位好心人送回了家鄉(xiāng)。
76歲的楊柳山是岐山縣安樂鄉(xiāng)人。在他46歲時,老伴病逝,自己當?shù)之攱尠?個兒子拉扯大,并先后為他們?nèi)⒘讼眿D。誰料幾個兒子在老人失去勞動能力后,便開始嫌棄老人。不僅如此,幾個不孝的兒孫還對老人拳腳相加。無奈之際,老人竟決定到少林寺拜師學藝,以便“自衛(wèi)”,對付不孝兒孫。
6月底,楊老漢乘火車到河南鄭州,下車后身上只剩下46元錢,他乞求一旅游車把自己拉到少林寺。眾人見其衣衫破舊,便問其原由,老人傷心地訴說了自己的境遇,引來眾人的同情。在導游郭鳳娥帶領下,全車游人為楊老漢捐了錢,郭鳳娥親自把老人送回家。(奚希)
(趙迪摘自《大河報》)
竊賊找人開箱鎖來者恰巧是失主
一天,一個中年男子帶著一個保險箱來到美國佐治亞州一家五金鋪要求店主比爾幫他撬開保險箱。比爾表示無法打開保險箱,并推薦中年人去找鎖匠謝夫。中年人后來給謝夫打電話,當時謝夫正忙著,就讓中年人留下電話,等有時間再和他聯(lián)絡。兩個星期后,謝夫去看望祖母,他的一些值錢家當都放在祖母家的保險箱里。當他想取點東西出來時,卻猛然發(fā)現(xiàn)保險箱不見了。
謝夫想起那個找他開保險箱的人,于是他們約好了見面地點,謝夫和希爾(中年人)在一家超市的停車場見面,希爾邀請謝夫和他的助手上了他的車,然后拿出保險箱。謝夫眼睛一亮,那正是他丟失的保險箱。當謝夫順利打開保險箱時,希爾的眼睛都看呆了,還有等他醒悟過來,警察的槍已經(jīng)指向他的頭。
希爾被控犯有盜竊罪,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夏天行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