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青
最初聽張宇的《一言難盡》,我總含糊地跟唱:“從哪里開始,從哪里結束,我依然擔心……”直到有一天翻到歌詞,才知“正版”應是“從哪里開始,從哪里放棄”,心里不由得一驚!
為什么“開始”之后對應的不是慣常的“結束”,而是“放棄”?
為什么我會慣性地以為開始后面必不得已要結束呢?
轉身翻檢過往的事,那么多個結束都禁得住推敲嗎?若不是太早放棄,有許多次原本可以進行下去,還有下文的吧?
6年前讀高三,貪圖保送的捷徑我放棄了高考,才4月份就回家輕輕松松等待升入那所三類大學了。高考那三天接連下雨,電閃雷鳴中我忽然就后悔了:一生一次的選擇機會,我為什么偷懶、怯場不試一試?看看成敗,看看自己可以怎樣造就?
尤其當?shù)弥嗌细页煽兿喾碌膬擅瑢W都進了北大,即便幾個成績中游的同學,補習一年后也多半考進了重點大學,我沒法叫自己安心!我知道進了不同的大學就意味著不同的知識滋養(yǎng)和精神陶冶、不同的朋友圈子、不同的畢業(yè)去向。我不知道倘參加了高考,我會不會進大學,會進哪所大學,會拓展出怎樣的人生?我不可能知道,誰讓我根本沒試?一次圖一時輕松的退場,換來的是籠罩一生的大悔和不甘!
還有我悄悄愛過兩年的安,要不是好友敏敏有次失言,安永遠不會知道我曾那么愛他,我也無從確認他對我一直的好感。而當他反復追問“為什么早不說為什么不讓我知道”的時候,我們已各有歸宿,一切都不可能推倒重來。
那些年少無知的歲月,我停留在獨自經(jīng)營對他的感情,開心著或傷心著揣想他似有似無的回應。他那么耀目我又太自尊,我遲疑著不去靠近他,眼睜睜地看他走進別人的故事里,即便在有望喚回他的時刻,我也心一懶,放棄了。
我為什么不說?
我太怕失敗太自我保全不肯奮不顧身,卻不知那些勝的可能,在我遲疑不前、半路抽身時就斷送掉了!
捂著這兩處一觸即痛的傷疤,我漸漸改口:“從哪里開始,從哪里放棄?”我不說結束,不再把終點提前。
去年這個時候,第二學位即將畢業(yè)的我正忙著一家家應試,急切地想留在幾年前錯身而過的京城。留京指標格外緊缺、各用人單位人員飽和的年月,單槍匹馬一個外地的小黃毛丫頭,想留京談何容易?!打過上百個電話,復印了幾十份簡歷,去了十來次人才市場,上門送過十幾份材料。每天都有幾線希望升起,然而它們又像肥皂泡泡,不多久,又一一破了。陷在一次次婉轉或生硬的拒絕里,心被折騰、消蝕得坑坑洼洼。但我沒法退場,我太想留下,為防止中途開溜我冒險沒給自己留后路,倘留京不成,只好聽任戶口、檔案打回原籍小城,自己漂在外面了。
A報說:“先寄份簡歷過來吧?!彪娫掃@端的我心里跳了一下——對A報我太傾心,但沒指望它今年要人。隔許多天再問,對方說:“我們已確定了人選,你試試別處吧。”屢遭拒絕已“刀槍不入”的我聽了這樣的答復反倒習以為常的平靜,算了!可他又補充一句:“你條件不錯,在幾十名競爭中排在前幾名,不過我們是直接去幾所名校挑的,沒從這幾十人中選擇?!狈畔码娫捨铱炜斓赝刈?,就這么完了?沒有希望了?越想越不甘心,折回身又打電話過去問:“他們簽約了嗎?”“還沒有。”“那您能不能把我列為候選人,若他們改主意了,通知我?!闭f完心里也清楚,這種可能性極小。又過十多天沒人招呼我去“替補”,這在意料之中,可我還是打電話過去。不就是多打一個電話,多努力一點兒嗎。想想師兄師姐們的提醒:寧肯做無用功,也不要犯懶,多走一步,可能就有轉機。可是那邊人事干部惋惜又無奈地說:“現(xiàn)在真就有一個名額可能空出來,你也很有競爭力,但我們手頭有不少備用人選,我們今年的原則是不進女生,領導一聽是女生就皺眉,你別抱希望啦!”
掛斷電話我沮喪透頂,從2月到4月我死守北京,千篇一律的借口都是不要外地學生、不要女生,并不是因為我素質不夠好,我怎么甘心就這樣放手?
10分鐘后我輾轉查到A報社長電話,掛通電話,口氣非常沖地說:“……我知道在幾十名競爭者中我排在前幾名了,可為什么您連個面試的機會都不給就把我淘汰出局?如果您單純因為性別的原因就把我拒之門外,這對我是極不公平的。況且女生……”接下去我甩出一筐女生的優(yōu)勢和我本人的特長,這下總算死心了——能做的我都做了,即便“不進球”,起碼我“到位”了。
第二天我接到通知,社長想見見我。面試我發(fā)揮出色,也許是仗著孤注一擲、“戰(zhàn)斗到底”的思想和決心吧。事后問起被錄用的理由,才知道我的許多能力指標在競爭者中并不是最過硬的,但不屈不撓直勁兒闖的韌性和勇敢為我多贏了許多分。
如今我作為一名記者,業(yè)務上生活上依然波折不斷,但我學會了“糾纏不休”,學會了不斷朝前努力,任性著不開小差不輕言放棄,因為我相信,再邁一步,那邊也許就是轉機,就是成功!
(王雪森、張占貴摘自《遼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