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今天來寫這個題目是不是有些可笑?可在一步步的成長之旅中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它的分量。它不容我逃避,逃避它,便會犯錯誤。
第一次正式提出這個問題是在高二。那時整天投入地唱著“別哭我最愛的人,今夜我如曇花綻放……”而成績卻正在歌聲中靜靜地做著自由落體運動。班主任盡職盡責地找我談心勸我別和某些人過密交往少逃一些課。我清楚地記得真談到泰戈爾從《二泉映月》談到貝多芬、莫扎特從齊白石談到畢加索。我佩服班主任豐富的知識獨特的見解敏捷的思維。正因為佩服,末了,我才鄭重得近乎神圣地問:“老師,您為什么活著?”我看到老師轉(zhuǎn)瞬即逝無法讀懂的眼神和隨即而來的職業(yè)性的微笑。“我為幸福而活著?!蔽覀円恢笨粗鴮Ψ降难劬Γ虼宋蚁嘈胚@句話來自于他的內(nèi)心。是的,老師為幸福而活著——大學畢業(yè)來到這所省妻子,有可愛的兒子……然而,對于一個正處在情緒低落成績低落的高二學生來說幸福是什么呢?是一種傳說?還是老師那一臉的笑容——一池美麗得讓人心動卻遙遠得讓人心傷的浮萍?老師的回答沒能讓我內(nèi)心平息,叛逆的季節(jié)里同樣地背叛了老師的期望,我不折不扣地走過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彎路……驀然驚醒時,高中的生活已接近尾聲,痛定思痛,最痛心的莫過于兩年的時光,一生一世,能有幾次那樣的青春年少呢?
后來終于考進了一所普普通通的省城大學。進入大學后的我出奇地低落,當那個大三男生從電臺里聽到我的一篇小稿子而走近我的時候,我依然在懶懶散散地看著小說昏昏沉沉地撕著日歷。直到有一天回家媽媽告訴我一位初中畢業(yè)來自老家的拉人力車的青年坐著磚頭趴在膝蓋上寫小說之后,我便開始在無地自容中慢慢睜開眼睛慢慢感覺到了心痛。我站在那間工棚一樣的小屋前,看著書里的情節(jié)在眼前真實得接近殘酷地上演,那一刻,我真的想哭,為這位不上街
拉車就吃不上飯兩塊錢一個本子要精打細算好幾天還背負著家里的病母、弟妹和麥田卻依然執(zhí)著地追夢的同齡青年;也為我,為我蒼白空虛的靈魂脆弱的心為我在不知不覺的懶散中葬掉的夢和日復一日的放縱中枯萎的青春!
返校后我問大三的男生:“你為什么而活著?”他說:“為協(xié)作。換句話說就是為讓別人快樂也讓自己快樂?!碑斎唬磺€觀眾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否定這句話的正確性,可我知道我不是那個讓他快樂的角色故事也不會再有開始的時候。那位在夢想和生存之間苦苦掙扎的拉人力車的青年卻提醒我:人生的意義,或許遠遠要比“快樂”二字深遠得多深沉得多深刻得多……
此后的日子我便忙碌起來。一次又一次獨坐在午后空蕩蕩的圖書館里,一個又一個守燈苦讀的深夜里,我都默默地一遍一遍問自己:“你到底為什么而活著?你將用什么來證明生命的意義?”我不求名也不為利,只想踏踏實實真真正正地做成幾件事讓我體會到生活的真味讓我觸摸到生命的實體讓我知道我細長的手指除了抄作業(yè)開飲料罐按遙控器還能描繪出一點點生存的本色或壯麗!
也許窮我大學4年也找不到一處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但我仍會義無返顧地走下去。寂寞不是美麗的借口,每個人從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要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我不能,再不能去逃避,真的——
你為什么而活著?
你為什么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