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合不上的觸電保護器
量入為出、勤儉節(jié)約,是傳統(tǒng)中國人信奉的一個美德。幾千年來,中國人一向以欠債為恥、不欠債為榮。負債消費,這一“寅吃卯糧”的消費方式,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心理必然不能接受。即便是勇于嘗鮮的上海人,不少也還是心有余悸。從上海各特約商店的銷售表上可以看出,去年分期付款的銷售額僅占零售總額的1.5%。很多的上海人心中似乎有著一個合不上的觸電保護器。
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實際上,越是發(fā)達的國家,負債消費就越是流行。據(jù)統(tǒng)計,1993年日本的信用消費額達278810億日元,負債消費已占消費量的52.3%。日本一般的家庭,生活水準同上海市民相比,雖說要高出不少,但要一次性付款購買汽車、別墅等,也是很難為之的。
在一家外資公司任秘書的趙倩,一天和男友逛馬路時,意外地在一家美容保健品商店看到一臺日本進口的超聲波美容器,趙小姐立即怦然心動。1998元的價格對月收入3000多元的趙倩來說不算什么,但趙倩在詳詳細細看完說明書并享受了免費操作體驗之后,還是有點猶豫。1998元,畢竟不是個小數(shù)目。營業(yè)員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便說:“小姐,你可以分期付款呀,每月只需付333元?!弊宰鹦囊幌驑O強的趙倩錯誤地認為營業(yè)員以為她買不起,賭氣而又鄙夷地說:“哼,不就1998元嗎?”說著打開皮包,取出一疊“老人頭”:“儂看看清爽,買兩三臺,夠不夠?”僵持之下,趙倩根本不聽營業(yè)員的任何解釋,扯上男友,憤憤然沖出店門。
出租車司機李小軍一直感嘆公司里承包基數(shù)定得特高,朋友建議他自己分期付款買一部車,掛靠到哪一個單位,就可以花很少的費用賺很多的錢。雖說李小軍開出租車已有三四年了,手頭已有了好幾萬元,買一部車,只要現(xiàn)金付一部分,再分期付款賒一部分,很容易的事。但李小軍就是不肯。他心想,在大都市生活本來就累,分期付款買轎車,無異于給自己套枷鎖,萬一遇到收入不穩(wěn),三災六病,到時沒能力付款,豈不是自找苦吃?
不管人們意識到還是意識不到,當你拒絕負債消費的同時,也拒絕了很大一部分收益。
當急需用錢的時候,90%的人選擇取存款。讓我們來看一看金融專家算的一筆帳:一張1萬元的一年期存單,假使還有3個月到期,提前支取只能算活期,按今年5月調(diào)息前的利率計算,9個月利息為235.8元,而存滿一年利息為1098元,損失862.2元。如果向銀行抵押存單,借取個人貸款1萬元,借兩個月,利息只有10000×2×9.66/千=193.2元。
向銀行借錢和負債消費實際上是一回事。表面上是背了債,但在背債的背
后,往往會有極大的收益或隱性收益。
目前,我國城市就業(yè)人口中大約有3000萬比較富裕的人,另外還有數(shù)千萬中等收入者又可分偏高、中等、一般三部分。消費在很大程度是由收入決定的,因此,在我們這個時代里,必然有截然不同的消費方式。有趣的是,那些“大款”們也對分期付款不屑一顧。
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富人們則正好與上海的“大款”們相反。據(jù)1984年統(tǒng)計,美國消費者信貸高達2.6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平均一個美國人就欠債11000美元,雖然信貸者信貸利息達10~14%。在美國,收入愈高的人,別人愈是愿意貸給他,他欠的債也就愈多。所以,美國人的觀念是欠債愈多的人,表明他愈有財力、有信用。
顯然,負債消費的意義還遠未被中國有財力的群體所接受。首先,負債消費使你有限的錢為你添置了盡可能多的東西,提高了你的生活質(zhì)量;其次,你更贏得了寶貴的機會成本,你可以更主動地抓住有數(shù)的幾次股市上漲的時間去運作你手頭的資金;第三,你可以避免通貨膨脹的侵蝕,因為分期付款的價格以成交日為準,可避免日后物價上漲的損失。
預支夢想的先行者
也許任何一種社會行為的流行,都需要有一個“爬坡”的階段。負債消費也同樣如此,有人把它稱之為前衛(wèi)消費。的確,跳出儲幣購物觀念的上海人,確實需要有一番前衛(wèi)先行者的魄力和勇氣。
音樂發(fā)燒友盧君對那臺標價為12000元的音響,早就發(fā)燒得不行。他來了3次,領(lǐng)了3次委托單,但猶豫很久之后,委托單都被他揉成了一團。他第4次再去看那音響時,聽分期付款受理服務臺的營業(yè)員說,這種音響只剩下最后一臺了。他終于抵擋不住誘惑,一狠心填妥了委托單。盧君只需付2204元的首期金,再連交10個月1160元的分期付款,這臺魂牽夢縈的音響便完全屬于他了。
上海某高校一大學生,負債購進了一臺“586”,他利用暑假,開發(fā)了財務管理程序,被上海一家企業(yè)采用,這家企業(yè)給這位大學生的報酬,遠遠高于買一臺“586”的錢,真令這位大學生手舞足蹈,連聲慶幸自己負債消費的高明。
背債生錢,這是在某大型國營企業(yè)工作的胡先生用公積金貸款購房上的策略。胡先生家住二室一廳,那是他父母留下來的洋房。去年,他用公積金貸款又為自己在鬧市區(qū)黃興路處買了一幢高層的二室一廳,買進時30萬不到。胡先生把房子裝修好了,“借”給一個朋友住,朋友每月給他3000元的租金,并和胡先生訂下協(xié)議,住滿5年,再給胡先生30萬買斷產(chǎn)權(quán)。
排隊購房是多年未見的場面了,但公積金貸款(按揭)購房讓上海人內(nèi)心躁動不已。從幾家房產(chǎn)公司的銷售業(yè)績上看出,已成交的業(yè)務中,九成多成為按揭房。不單是個人負債購房,就連不少單位也看中幾成免息按揭的房產(chǎn)市場。很多新建大廈,原計劃要幾個月的銷售期,現(xiàn)在,銷售期都因集團參入購房而提前結(jié)束。
負債消費需要理性
據(jù)有關(guān)部門對上海市區(qū)500戶家庭狀況的抽樣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上海市民人均用于家庭設(shè)備用品的開銷是53.40元,成為家庭支出中僅次于食品的第二大開支。專家分析,這是80年代中期購置的家電已進入更新期,如今人們又開始追求家電產(chǎn)品的一步到位。
洗衣機要全自動且?guī)Ш娓蓹C,冰箱要大容量,音響要全套保護,電腦要多媒體型……以彩電為例,同樣是29英寸彩電,價格卻從5000多元到萬元以上不等。一些一時無法使用的功能,使彩電價格高出許多,如圖文電視為英文,我國無法使用;麗音功能,適應于接收香港、英國、新加坡等境外節(jié)目,現(xiàn)在我國地面電視廣播系統(tǒng)中沒有一套含有麗音節(jié)目的頻道;內(nèi)置衛(wèi)星電視接收機,國內(nèi)不允許個人裝置衛(wèi)星電視接收機。這些形同虛設(shè)的功能,讓“要買就買最好”的消費者白白花了大量的冤枉錢。不顧自己的需要,脫離實際片面追求“高檔次”,或因好勝心強而與人攀比,缺乏個性意識而盲目追求時髦,結(jié)果出現(xiàn)了買了不實用甚至買了不用,變成擺設(shè)。
負債消費,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這些消費者追求“一步到位”的心理需求,而且使消費者進入消費誤區(qū)有了物質(zhì)上的可能。
幾年前結(jié)婚的小張夫婦,喜添一子后,小張聽人說未來是信息時代,離不開電腦。小張夫婦就籌劃著為兒子買一臺電腦,他認為這樣一方面可培養(yǎng)兒子這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保值。買一臺“286”,當時要一萬多塊,沒那么多錢,小張夫婦就用一部分分期付款,搬回來一部“286”。直到現(xiàn)在,小張家的那臺“286”
電腦還從沒動過,可市場上的“286”已看不到了,就連“386”也只需4000多元,人家都已在買“586”了。
通貨膨脹使人們手中的貨幣貶值,價格下降使人們手中的錢更值錢了,這是科技進步和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給全社會帶來的福利。因此,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必須具有理性,應該明白自己的需求。
上海在并不是每個家庭都已置妥了錄像機的時候,LD上市了;當人們還沒熟悉LD時,VCD又問世了。當有人在暗暗慶幸自己家中錄像機、LD都沒買,不僅省下一筆錢、還可以購買價廉物美的VCD時,據(jù)說市場將要面市DCD了。
負債消費最大的優(yōu)點是幫助人們提前享受生活,消費者購物有一定量的超前,不僅有益于消費者自己,而且有益于整個市場的健康發(fā)育。但把多功能的電腦當游戲機,把錄像機當放像機,把多功能的“大哥大”當電話機,把微波爐僅用來熱冷菜的高檔消費低檔享受的現(xiàn)象,不應是負債消費的目的。
通過負債消費來提前實現(xiàn)自己的消費目標,無疑是一種有積極意義的消費方式。但如何進行負債消費和為什么要負債消費,的確是我們每位消費者亟待思考和應該謹慎對待的關(guān)鍵。成熟的消費者理應明白:負債消費的目標不應該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式的吃喝玩樂,而應該是實事求是地著眼于家庭的基本建設(shè)和智力投資,否則你可能會成為十足的“敗家子”或上海人所指責的“脫底棺材”。
中國人一向不習慣過日子背著債,負債消費的漫長還貸期可能會令許多人下不了決心,但負債消費必然會成為未來大眾消費的主要形式。要改變?nèi)藗兊南M習慣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因此還需社會組織和團體加以積極的引導,使其成為推動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巨大動力。責任編輯:楊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