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正齊
釣魚是一種體育活動,老少皆宜。人們在這一活動中,既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性情,增長了知識,又改善了生活,可謂一舉多得。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后果就會適得其反。所以,在釣魚過程中,還應懂點保健知識。
一、出發(fā)前,要注意收聽或收看電臺、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即使是陰天也要帶雨具。深秋和冬天外出要防止感冒,注意手、腳的保暖。
二、帶些備用藥物。一般情況下,帶些止痛片、風油精、藥棉;夏天則要帶仁丹、十滴水、清涼油等降溫消暑的藥品;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高血壓、心臟病患者,要把準備藥物當作一件大事,千萬不能大意。
三、注意飲食。經常釣魚的人,往往飽一餐餓一頓,吃干糧,喝涼水,容易患胃病。預防的方法是:早上分兩餐吃,清晨出發(fā)前,吃點糕點和雞蛋,沖一杯牛奶喝。到達目的地后,作好釣魚的準備工作,然后坐下來休息一會兒,消除途中疲勞,吃早飯。夏天可帶些綠豆糕、水果、涼茶水,加些白糖,既解渴又清熱。早春、深秋和冬季外出釣魚,應盡量吃熱飯、喝熱水,簡便的方法是:買些糕點,用小保溫桶裝些稀飯或面條。有條件的可帶上一只小酒精爐,再帶一點小瓶熱水,幾袋方便面,一點咸菜和大蒜。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堅持吃熱的、有營養(yǎng)的食物,按時就餐。飯前把手和餐具洗干凈。
四、保護眼睛和皮膚。在強烈的陽光下垂釣,或在雪野中行走,都要戴防護鏡,如變色鏡。垂釣時盡量不讓陽光直射面部,眼睛不宜久盯漂子,應不時遠眺1~2分鐘,使眼睛得到休息。如眼睛干燥時,可適當吃些維生素A、維生素c等藥物。皮膚被強陽光長時間照射、刺激會引起皮膚病,要戴大沿草帽或布帽,經常外露的部位可涂些防曬霜、清涼油或風油精之類的藥物。夏天炎熱,不能只穿背心、短褲,應穿長褲和長袖衫,以保護皮膚。
五、防止跌滑摔傷和溺水事故。鄉(xiāng)間路窄,多坎坷,有時還要爬山涉水,水邊草濕泥滑,要注意滑倒摔傷和溺水。釣到大魚時不能忘乎所以,去水中抓魚或用抄網網魚,都要格外小心。到遠處釣魚,最好結伴同行,以便互相照顧。年老體弱、有慢性病的人更要小心謹慎,盡量避免在水流湍急、陡崖險壩或深潭黑水處垂釣。
六、防止雷電襲擊。下雨天,不要在大樹、電線桿下的水面垂釣,有電閃雷鳴時,應暫時停止垂釣,找個合適的地方或附近人家避一避,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七、注意垂釣姿勢。如不注意正確的姿勢,脊椎、肌肉、韌帶及關節(jié)都易受到影響,久之出現腰酸、背痛。坐的姿勢應保持脊椎垂直、減少腹部的壓力。因此,椅子最好有靠背,腿的彎曲在90°左右,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平放地面。站立釣魚時,應保持重力線在身體的正中,這樣,關節(jié)、肌肉、韌帶的緊張度最小,最省力。若站立的時間較長,可變換為稍息的姿勢,兩腳一前一后站成丁字步,使兩腿輪換得到休息。講究垂釣姿勢的目的,是減輕身體各部分組織的疲勞和緊張度,避免某一器官過度疲勞,只有做到有勞有逸,才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