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 蒂
倫敦老城雖已不是當年的繁華世道,但古舊破落中仍有幾分別處難尋的情味,特別是那些窄街深巷中的舊書店、舊書攤,老藤纏墻,積塵滿屋,幽光中幾位老人倦說舊事,寒酸中自有風韻。在漫漫冬夜后,春花開著,樹影綠著,一到六月,沉寂的古舊書屋的書香便迷漫在艷陽天中,世界各地的古書書商們云集于此,為期三天的古書市(六月二十二到二十四日),到今年已是第三十四屆了。書市又穿插著蘇富比及克麗斯蒂拍賣行的古書拍賣,倫敦不虧仍是珍本善本書的中心。
讀書、買書、藏書,是愛書家的心愿。我雖也自稱愛書,卻無藏書之心,身為天涯客,只求輕松,雖常逛舊書店,但多為飽眼福,西書過眼,如看風景,自是快意,卻也知這風景帶不走,那些價值連城的孤本、善本、初版本、題箋本,有一面之緣,能嗅嗅古意,已是無憾,便如這次書市、拍賣中的許多書,若想收藏,怕典盡寒衣,也難圓心事。故在此也只能略將別人家珍,數(shù)于國內同好們聽。
先說書市。一如往年,今年的書市書籍種類仍極廣,百鎊之下的書雖也不少,但更多的書已上數(shù)千元,文學珍本書仍是熱點,那些題箋初版本及手稿是書商們較勁的王牌。古書商Angus ONeiu手頭所有的是一套三卷本卡瓦菲(Cavafy)的詩集,收入了這位希臘詩人一九○八到一九一八年間的詩作,每卷扉頁中都有詩人的朋友、歷史學家諾米克斯(K.Nomikos)的題注,詩行中還有卡瓦菲親自作的一些修改,這套詩集沒有公開出版,只是詩人自己印行,示之于親友的,故定價為五千二百五十鎊。坐落在大英博物館旁的Jarndyce珍本書店不甘示弱,他們有兩種年代早些的詩集,一種是先拉斐爾畫派的詩人斯溫伯恩(Swinburne)的《詩歌與民謠》(Poems & Ballads)(定價三千八百鎊),此書出版于一八六六年,由作者題贈給威廉·羅賽蒂(WilliamMichaelRossetti,D.G.Rossetti之弟),當時有人評說此書鋪張冗長,威廉曾作文為之辯護;第二種是馬修·阿諾德(MatthewArnold)選編的一本華滋華斯的詩集(定價二千八百鎊),一八七四年版,并由編者題贈給詩人羅伯特·白朗寧(RobertBrowning)。書商SimonFinch手中,也有華滋華斯的東西,那是一本一八三六年出版的六卷本詩集,由作者題贈給當時最著名的出版商莫克斯(EdwardMoxon),定價為三千八百鎊。美國書商也以英國文學為珍奇,珍本書店EstatesofMind遠渡大西洋,有兩樣東西值得一提,一件是集有華滋華斯及柯勒律治筆跡的手稿,華滋華斯所寫的是沒有標明出自何詩的六行挽歌,柯勒律治手書的是《老人之嘆息》(AnOldMans Sigh)中的五行;另一件是鴉片詩人德·昆西(De Quincey)兩頁未出版的手稿;這兩種手稿標價分別是三千鎊和二千二百五十鎊。另一位書商A.R.Heath也以手稿見稱,他的一頁華滋華斯手稿,定價高達五千五百鎊,這頁手稿是作于一八一二年十一月二日的一首十四行詩,當時華滋華斯正在格拉斯米爾(Grasmere),此詩是為慶賀妻弟ThomasHutchingson和MaryMonkhouse小姐的聯(lián)姻而作。
文學原件公之于世,只是這次書市的熱點之一,另有一些種類奇特的書也很搶手,今年的偏門,似乎在與商業(yè)及工廠有關的書。例如一本《假花制作法》(Floriana,or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Artifi-cial Flowers)的手稿(定價二千二百鎊),作者是一位名叫Mathildede Rhinfeld的法國女士,抄成于一八三三年,這位女士曾是修女,在法國大革命時逃離法國,流落英倫,以制花業(yè)為生,手稿中介紹如何制作蠟花,有插圖相輔,也有作者的親身經歷,可作故事讀。一套九本的Thomas Pavitt公司的產品目錄,定價二千鎊,這個公司建于一八七○年的倫敦,專為藝術家提供顏料及繪畫工具,這套目錄中有一本最吸引人,是十九世紀晚期法國風格的對開本,共有七十五幅雙頁彩色膠印圖版,有些飾以金銀二色,雖只是工業(yè)產品介紹,但卻也光彩奪目,有藝術風格。一本一八六二年國際工業(yè)藝術及雕塑展覽的介紹,內有三百余幅五彩膠印圖版,很精美,定價一千三百鎊。比較有趣的是一本十八世紀中葉的記帳本,內有一些虛構的公司的財務開支,估計可能是當時培訓新會計的教材,定價五百鎊。這類書中最昂貴的一本,是紐約書商Martayan Lan的《美國語言要旨》(A Key intothe Language in America),羅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編,一六四三年版,是第一部英文及北美印地安語的辭典,其中有一些很風趣而且在當時可能很有用的句子,例如“我要給你一只水獺,你騙了我,你的水獺是一只蘿卜”之類,此書仍是幾百年前的原裝,質樸的小牛皮裝訂,定價一萬九千鎊。
蘇富比的拍賣比書市要早一天,今年的拍賣似乎更吸引人,因為拍賣品中的一大部分,是著名藏書家阿蘭·托馬斯(Allen G Thomas)幾十年來的精心收藏。托馬斯一九二七年進入書界做學徒時,年僅十六歲,一九五六年,他建立自己的珍本書收藏館,便成為最著名的一位古書書商及收藏家。他定期印行的藏品目錄向來超群,而他所著的那兩本關于書的書更為初入書門的愛書者們鐘愛,一本是《珍本書》(Fine Book,一九六七),另一本是《好書與藏書家》(GreatBooks&Book.Collectors,一九七五),兩本書都取材于他既精且富的收藏,行文如流水,配以無數(shù)插圖,簡潔有趣,易讀易懂。托馬斯去年謝世,這次拍賣的藏品不僅是他一生心血,更道出這位藏書家鑒賞家的技巧、學識及品味。藏面之廣,從活版印刷傳入之前的木版書殘頁到維多利亞時代的手工印刷,是書籍發(fā)展的歷史,也是藏書本身的歷史,許多書都有獨特的故事,歷代舊主人印跡依然,書的價值也不僅僅是那本書了。這里只摘舉幾例,希望能示豹之一斑。
在中國的印刷術傳入西方之前,十五世紀,西方便已有一些由整塊木板刻印而成的書,這些書常常是整頁的裝飾插圖,配以一些較簡短的文字,但流傳下來的極少。拍賣中有一張托馬斯收藏的殘頁,是一四六○年左右意大利北部的風格,在荷蘭刻印而成,估價一萬六千鎊。除了這張殘頁外,拍賣中還有一本刻于一四二○年的英文祈禱書,此書曾為索??丝ollemache家族所擁有的Helmingham藏書館收藏,一九五五年為托馬斯購得,此次的估價達八萬英鎊。
十五、十六世紀間的法國藏書家讓·格羅里埃(JeanGrolier)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出版家之一,他曾有的三千部藏書現(xiàn)存僅五百余部,托馬斯藏品的拍賣中便有一部曾歸他所有的MarcusVigerius所著的《基督之生活》(DecachordumChristianum),此書初版于一五○七年,一五五○年格羅里埃請巴黎一位訂書家將它重新裝訂過,淺棕色的小牛皮封面被染成白、綠、藍三色,封面書名的一邊,還鐫刻著格羅里埃親筆所題的拉丁文“et ancicorum”,此書估價二萬五千鎊。相較于這本《基督之生活》,英國十八世紀的建筑師斯圖爾特(JameStuart)與瑞凡特(Nico1asRevett)共同著制的《雅典古物》(Avti-quitieofAthens)則豪華得多了,此二人一七四八年共游希臘后決意著作此書,共三卷,出版于一七六二到一七九四年間(只有第一卷出版于斯圖爾特生前),是英國最早的由建筑師設計的書,也是第一套新古典主義裝訂風格的書,紅色植鞣山羊搓紋革(Morocco)的封面,上有內嵌圓形燙金雅典娜裝飾圖案,估價六萬到八萬鎊。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晚年創(chuàng)立Kelmscott出版社,恢復中世紀手工刻板制書的傳統(tǒng),成為上個世紀末制書藏書者中最重要的一位,拍賣中有一件早期的莫里斯抄有詩作的皮紙,書于一八五○年前后,哥特體,大寫字母都用金彩描繪,另有一些裝飾,估價五千鎊;另有兩葉本恩-瓊斯(Burne-Jones)為Kelmscott出版社一八九二年版的《金色傳說》(TheGoldenLegend)所配插圖的草稿,估價一千五百鎊。
初版本仍是評估書價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托馬斯藏品的拍賣中有一本出版于一六八一年的亞伯拉罕·考利(AbrahamCoWley)的著作,雖曾被約翰遜博士收藏,但因之是第十二版,估價也不過三百到四百鎊。此書在一七八五年約翰遜圖書館的拍賣中,被年輕的收藏家林森(SamuelLysons)購得,林森記載說此書中曾夾有兩頁約翰遜博士手書的筆記,筆記上的日期正是博士寫作《考利評傳》之時(《詩人評傳》中的第一篇),可惜現(xiàn)在這兩頁筆記已散佚。
以上所舉,對托馬斯的收藏,只是蜻蜒點水,除了托馬斯的藏品外,蘇富比還拍賣一些歐洲大陸的手稿及刻于象牙或繪于皮紙上的飾像。其中有一些極重要的希伯萊語《圣經》的殘篇,一葉來自西班牙的托萊多,抄成于一四五六年(估價十二到十八萬鎊),另一頁同樣來自于西班牙(具體地址不詳),也抄于十五世紀(估價達二十萬鎊)。拍賣中還有二十來件西方中世紀手稿的全本,價錢從二千鎊到三十萬鎊不等,其中有一本金碧彩繪的皮紙拉丁文《圣經》,十三世紀中葉于巴黎抄成,書上記載著此書為JohannesdeLavarc特制,由Michael,Clericof Cornuall之子小Michael抄,這三人雖身世不詳,但這樣的記載卻將此書的身世表達得極清楚,這在古書中是很稀有的,故估價在三十萬到四十萬鎊。年代較近的手稿有兩件比較突出,一是雨果劇作《克倫威爾》的校樣(估價一萬六千鎊),上有雨果所做的多處修改及一張劇中人物素描。一是伏爾泰《路易十六的世紀》的初版本(估價三萬鎊),此書初版后,伏爾泰曾取一百本供自己用,他手箋注過的有十二本流傳下來,除了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的那本外,蘇富比拍賣的這本是箋注最多的,而且很多修改都在第二版中被引用過。
克麗斯蒂的這次拍賣,以早期印刷的書籍、插圖本、彩繪手稿及信件見長,略去其他不提,只舉兩部最早的西方活字印刷的書,一英一法,分別出自卡克斯頓(WilliamCaxton)和伏拉德(AntoineVer-ard)??怂诡D創(chuàng)立了英國第一家印刷廠,拍賣的是卡克斯頓所印的第一部書,RaoulLeFevre的《特羅伊史》(RecuyelloftheHistoryofTroy),一四七三年在布魯日印成。此書一八三三年為藏書家波特費爾德(BeriahBotfield)所得,原藏于北漢普頓郡的諾頓書館(Nor-tonHall),直到本世紀中葉,被移往朗利特書館(LongleatHouse)中,而朗利特已有了一本同樣的書,這本便流入市面。這批印書現(xiàn)共存十九本,其中只有兩本完整無缺,而克麗斯蒂的這本殘缺八頁(其中一頁為空白),但因卡克斯頓所印的書傳下的太少,此書估價仍在五十萬鎊。伏拉德和卡克斯頓幾乎同代,他原先是位金碧彩繪家,后集出版印刷為一身,統(tǒng)領法國十五世紀末的印書業(yè),也是當時法國宮庭藏書的提供人,這次拍賣的是《法國史》(ChroniqaesdeFrance),豪華本,皮紙印成,有三十二型大型及幾百種小幅彩繪木刻插圖,估價達整個拍賣之最,七十萬英鎊。
這些書究竟落入誰人之手,不太清楚,但想必總也是愛書人。一過八月,倫敦便是秋天了,新書出版業(yè)依然蓬勃,古舊書屋們卻紛紛沉回在歷史情懷中,耐心等待明年夏日的來臨。托馬斯是藏書家中的英雄,畢生所積,最終散盡,可嘆!然人生有限,聚散有緣,文化、傳統(tǒng)便是在這聚聚散散中保留下來的。想通了這一點,似乎便不必為天涯飄流而擔心,遇到心愛的書時,還是該盡情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