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旭
在我心中埋下一個情節(jié),想來已有兩年。它仿佛已變成我體內一條敏感的神經(jīng),無論我走在哪里,那情節(jié)總會像水影般倒映在上面,我的眼睛總會被一層淚水所迷糊。
是這個情節(jié),使我在人生觀上有著實在的恍然頓悟。我真真實實地感到:生存本身就是最大快樂——這一最簡樸,也是最深湛,但卻被名、利涂抹得使人們都近乎癡癡癲癲,很難再清晰地剝離出的這一人生真義。
“圣誕節(jié)我?guī)グ儇浌?,那里擠滿了購買禮物的人群,播放著圣誕頌歌,父親在珠寶柜臺前,拿起小玩意,一件一件地仔細瞧,然后淌下了眼淚。我內心感到極痛苦。我想跟這位感到迷惑不解的售貨員說:這個人熱愛生活,如此地強烈以致于他曾說過一個人如果不感到幸福,不滿足于生活在世界上的話,那就太忘恩負義了。你只要讀他寫的書就會明白他現(xiàn)在為什么哭。”
這就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學者、作家林語堂老先生,在他80壽齡而病逝的前三個月,曾有過的生命情節(jié)。
當我看到林無雙回憶父親,情感深切地記下的這筆,我內心竟是一種解釋不清的沖蕩,眼淚簌簌地往下淌,我茫然凝視著眼前,在屋子里,仿佛只有我和林語堂老先生相視而坐。
西方人評價:“他是一種美好和罕見現(xiàn)象的最好范例——一位高度文明的人?!蔽覍嵲谙矏圻@句話,因為它已超越了對林老先生個人純粹的評價,而蘊藏了人類今天存在的極深刻的尋求。
細想,我們有多少人,生命的歷程總是帶著一些明顯的遺憾而終結。有的人生活中充滿了濃郁熱烈,但卻缺少一種曠達清幽;有的人生活得深邃莊重,但卻少了些雅雋詩義;還有的人生活得真摯清新,但卻少了些靈性智慧。然而,林老先生那種對人性的良知,生之有涯的感知,與精神博大的對人生的酷愛,交融一起而有的快樂和智慧,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命歷程完美的圖畫。
我喜愛他。他所具有的高度文明,我想,首先包含著自己做自己的自由,敢做自己的膽量。他說:“現(xiàn)代人衡量進步,往往是以一個人的欲求和奢望來做標準。事實上,許多人對于自己真正要求的是什么,根本也沒搞清楚?!彼f:“我就是知道自己所欲求的人?!?/p>
很簡單,他只需一間有七分莊嚴三分凌亂,并不太清潔整齊,然而舒適、親切、熟悉的房間。在桌子上的幾本書,是沒有空論,沒有板起面孔講邏輯,自己真喜愛的書。他只需幾套不是名士派亦不甚時髦的長褂,及兩對稱腳的舊鞋子。他需要幾個同生活本身一樣親切的,能夠引幾句亞里斯多芬又能說幾句齷齪笑話,有各自的嗜好,但也能尊重別人信仰的朋友。他需要一個能了解他,而又能讓他自由工作的女人。他需要書房窗外有幾枝翠竹,能看夏季的雨天,冬季晴朗的藍天。他說:“這就是我要的本來面目的自由?!?/p>
從而,他在回顧自己一輩子未曾做過的事時,這樣描述自己:“我始終沒有寫過一行討好權貴,或博得他們歡心的文字;我不今天說月亮是方的,一個禮拜后又說它是圓的,因為我的記性很不錯;我從未不勞而獲地拿過人家一個錢;我從不假裝喜歡那些不喜歡我的人。”
我喜愛他。我想,他的高度文明,還包含著來自心靈和精神的那種高等的歡樂。人生意義的起點他從這里開始:“我們的生命最終會像蠟燭的火焰那樣熄滅。首先把人生看作是一場悲劇,然后才是喜劇,才能有哲學家的微笑,才能慈悲為懷,才能對一切寬容?!闭窃谶@種本真的感悟上,林先生以諧和無間,安逸無比的情態(tài),仿佛是登高遠望,靜觀宇宙人生,物趣、天趣、人趣都成為他精神無限欣賞的大歡樂。
他把人生比做像詩一樣的美?!耙粋€人有童年、壯年和老年。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覺得這是不美滿;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這辦法再好沒有。我們應當體驗出這種人生的韻律之美,像欣賞大交響曲那樣地欣賞人生的主旨,欣賞它急緩的旋律,以及最后的決定?!?/p>
因而,他總有一雙孩子般新鮮的視覺。哪怕一個小動物的掌爪,豎直的耳朵,光亮的眼睛,敏捷的動作,都會使他感到一種溫厚、悟靜的美好。他說:“如果一個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盡夠他享受的。”
我喜愛他。我想,他的高度文明,還包含著他的生活已達到了一種極高的審美樂趣。他將生活的內蘊全部調動起來,用智慧、幽默、甜暢,融會出一種魅力無窮的風致,傳遞給大家。
他說:“人們很少知道躺在床上藝術的重要。我相信最佳姿勢,是用軟綿綿的大枕頭墊高,使身體與床鋪成了30°角,再把一手或兩手放在頭后。在這種姿勢下,詩人能寫出不朽的詩歌,哲學家可以想出驚天動地的思想,科學家可以完成劃時代的發(fā)現(xiàn)?!?/p>
他認為:談話的適當格調就是親切和漫不經(jīng)心。在這種談話中,參加者已完全忘掉穿什么衣服,怎樣說話,怎樣打噴嚏,有一人兩腳高置桌上,一人坐在窗檻上,又一人則坐在地板上,當你手足松弛,身體的位置很舒服時,心靈才能夠輕松閑適,到這時,對面只有知心友,兩旁俱無礙目人。
在一個文具店,一位小孩看店,一說錯話臉就紅。林老先生買了卷、宗、尺,一下成交200多元。他明明無須買,然而買時小孩子一對漆黑的眼珠那么大,孩子高興,他也高興。他說:“這是買東西的藝術,而我是買東西的藝術家?!?/p>
就是這樣一位生活的藝術家,酷愛人生的典范,感到人生是盡夠享受的人,當他已經(jīng)感到要與這世界告別,他怎么會不老淚縱橫呢!
記下這一情節(jié),它對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是一個過濾。它讓我走出慌張、走出浮躁、走出貪欲,它讓我抓住身邊的真快活。
記下這一情節(jié)。它總會使我與林老先生相視而坐。他穿著一件舊式的對襟褂,叼著煙斗,那智慧、妙趣、對人生的暢讀,就順著徐徐的煙緒,薰沐著我……
(趙云生摘自1993年5月29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