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奇
人們對藥物療法、手術療法、液體療法、針灸按摩療法等等可能比較熟悉,對姿勢療法也許就有些陌生了。所謂姿勢療法是指讓患者或健康人采取和保持某種姿勢,以起到治病或保健的作用。姿勢療法既不要藥物,也不需要任何器械設備,請君不妨一試:
1仰臥姿勢治呃逆:一次,筆者飲食過量,腹脹難忍,為了使膨脹的肚子消消食,使出門走走,誰知沒走多遠,就呃逆開了,而且愈呃愈兇,大有揪腸扯肚之勢。筆者趕緊回家仰面躺在沙發(fā)上,誰知不一會兒就不再“呃逆”了。事隔不久,筆者的一位同事早飯后匆匆趕來上班,一到辦公室就呃逆不止,我即讓他先試試仰臥療法,結果一試就靈,不藥而愈。以后又試了不少病例,大多有效??梢姡雠P姿勢有一定的和胃、降逆、止呃功效,尤其對飽食或食后過度運動之呃逆效果較佳。
2跪膝匍匐位預防痔瘡:一科學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馬、牛、羊、豬、狗等爬行動物幾乎沒有痔瘡,而立行的高等動物——人,痔瘡發(fā)病率卻十分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類的立行,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若不善于保養(yǎng),便易形成痔瘡。因此,每日堅持跪膝匍匐于床1~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不僅對痔瘡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而且對預防頸椎病也有一定效果。
3右側臥位止腹痛:凡因飲食過急、情緒波動或因胃腸炎癥,胃腸一時性痙攣所致的腹痛,可采取微屈雙膝、向右側臥的姿勢,保持10~30分鐘,即可緩解疼痛。此法對功能性或神經性腹痛效果較好。
4養(yǎng)腦姿勢:仰面平臥,抽去枕頭,讓軀干四肢略高于頭,靜臥15~20分鐘。本姿勢可加速血液回心,增加有效循環(huán)量,保證腦、心、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供氧。用于因恐懼驚嚇、低血糖反應等所致的突然暈倒。此外,由于本姿勢能增加供氧、改善循環(huán),放松全身肌肉,故凡過度疲勞之后,或需要靜心思考時皆可采取這種姿勢。
5升提氣血姿勢:人們可能常常遇到這種情況,解便蹲廁過久,或久坐、久臥后突然起立就會出現(xiàn)頭暈眼花,甚至站立不穩(wěn)而暈倒,此乃體位性低血壓。年老體弱、病后體虛者,或低血壓病人更容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此時請不妨采取下述姿勢,即:屈膝半蹲位同時低頭彎腰,片刻就會氣血上升,腦得血養(yǎng)而暈眩立止。
6胎位保健姿勢:異常胎位常給分娩帶來痛苦和麻煩,有時甚至危及母子性命。本姿勢對防治胎位異常,特別是臂位胎、橫位胎有著良好的效果。方法:雙膝跪床,胸部貼伏于床,臀部向上隆起,俯臥20分鐘左右,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