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慶
長期以來禁忌的“臟話”,如今卻十分時髦。專欄作家約翰·利奧最近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中指出,獨白喜劇演員埃迪·墨菲僅在一場演出中就一連串地說了數(shù)百個下流黃色的字眼;紐約梅茨壘球名星萊尼·戴克斯屈拉在一本許多球迷爭取購閱的書中,用臟字眼就象用標(biāo)點符號一樣;戴維·梅默特獲得普利策獎的劇本《蘇格蘭船形帽》也塞滿了你知道的那種字眼。
我發(fā)現(xiàn)有些人認為娛樂僅僅是按生活本身來描寫生活,他們說:“這是真實的世界。人們就是這樣交談的!”的確,我的朋友注意到電影院里的其它人并未因銀幕上的猥褻的語言而顯得生氣。事實上在她座位后面的人們都在使用著差不多相同的語言。
在最近的一次晚宴上,一位婦女談起培育十幾歲青少年所面臨的挑戰(zhàn)。“我發(fā)現(xiàn),”她說,“也許我更應(yīng)該相信我兒子的判斷?!彼忉屨f,她曾熱切地希望他去約會他學(xué)校里的某個姑娘?!八L得很漂亮,而為什么我兒子卻堅持同別的魅力較差的姑娘們?nèi)ゼs會呢,這使我感到茫然?!?,媽媽他最后說,‘請相信我的話,她一點風(fēng)度也沒有。”
“但我并不相信他的話,直到有一天,當(dāng)這姑娘正在同我兒子通電話時。我無意中拿起另一個話筒聽到從她嘴里說出來的都是一些不堪入耳的話!”
憑外貌的印象可能是危險的,而談吐卻更深地揭示一個人的真面目。精明的雇主都知道這一點。一位企業(yè)經(jīng)理曾告訴我,有一位很英俊的求職者,不僅“穿戴出色”,而且具備在這個企業(yè)獲得工作的資歷和訓(xùn)練。他為什么沒有被雇用呢?就是他的語言。這位經(jīng)理說,“如果他在同我們會面時用咒罵的話都沒覺得不安的話,那他完全可能同我們的顧客也用這些臟話去交談了?!?/p>
令人痛心的是,也許這位求職者認為使用褻瀆的語言會使他顯得像個硬漢子,有進取心——是領(lǐng)導(dǎo)者的材料。如果不是這樣,他用這種語言那就意味著他不善于交談,缺乏辨別得體與否的能力。
一位朋友告訴我,有個長期合伙用車上下班的人,他十分厭煩用車的伙伴們滔滔不絕的下流話,打算從這伙人中退出去。他想編造一些理由,但它們聽上去都不真實。最終他下決心讓大伙知道他的真正原因,便坦率地對他們說了。出乎他的意料,兩個最惡劣的家伙馬上保證不再說臟話,并堅持要他繼續(xù)合伙用車。
當(dāng)然,有些人并不是這樣和善地來對待批評的。然而,如果我們對事而不對人,我們能把批評變成一種恭維話。一位秘書在批評她的上司時掌握了這一點:“我認為我非常尊敬你,但每當(dāng)你說粗話的時候常常使我感到吃驚,我不能不關(guān)心你可能會給那些并不像我這樣了解你的人留下的印象?!闭劦叫Ч?,她的上司后來承認,沒有任何直截了當(dāng)?shù)呐u都能達到他的秘書關(guān)心而令人信服的言辭所達到的那種凈化的效果。
即使是溫和而巧妙的批評也需要勇氣——一種對一個人包括我在內(nèi)不總是具備的勇氣。幾年前,在我所參加的一個寫作班上語言污染成風(fēng),對此我卻未能指出,我至今還感到遺憾。事情是這樣開始的。一位學(xué)生問我們的教師是否允許在他的故事里使用某個詞。“完全可以,”教師說?!澳鞘乾F(xiàn)實生活;人們就是這樣交談的?!焙芸?,其它人就開始用“現(xiàn)實生活”來修飾他們的文章。當(dāng)然,那根本不是現(xiàn)實生活,然而學(xué)生們所想的倒是人們所預(yù)料到的。
我沒有提出反對而是回避。我怕別人不知會怎樣的看待我,也怕如果我說出來的話,我會顯得幼稚可笑。
教室里發(fā)生的事情或許反映出整個社會發(fā)生的事情。語言污染的日益加劇,難道不是因為我們過分熱衷于追求別人所講的時髦東西嗎?難道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履行我們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去響亮地反對它嗎?
(鐘青摘自《英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