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卿
現(xiàn)代人真怪。有人喜歡舒舒服服的豪華旅游,有人卻喜歡探險式的自助旅游。
令人驚奇的是,后者已經(jīng)成為一種潮流。
他們有豐裕的收入、繁忙的工作和有限的假期,卻只為尋求他們心目中的那座有形的“山”和無形的“山”,而寧愿面對那一連串的問號……
滑落山坡樹干救命
陳添福36歲,護理人員
“只愛江山,不愛美人”這句話用在陳添福身上,應該是最貼切不過了。這位凡山必登的“山狂”,在大馬金山、臺灣玉山、中國天山和華山、印度庫魯山谷,還有亞洲大大小小的山,都曾留下他無數(shù)的足跡。
談起在庫魯山谷險象環(huán)生的一幕,添福說來“絲絲人扣”:
“……就在我走過一處危崖時,稍不留心腳一滑,還來不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時,身體已滑下山坡,我聽見女隊員驚惶失措的尖叫聲,我感覺身體一直往下墜。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我及時抓住了不遠處的半截樹干,謝天謝地,身體不再滑落了……”
被救回到崖上時,添福笑問一名女隊員,“你怎么沒把我墜崖的情景拍下來呢?”
在眾人皆為他捏冷汗的當兒,真虧添福能善用他的幽默感!
華山峭壁步步驚心
江金蓮39歲,實驗室技師
江金蓮說她愛瀑布,也愛山。
人人都說華山為奇險天下第一山,金蓮為了要親身體驗華山的險和驚,毅然橫跨華山長空棧道。
要橫跨長空棧道,要往郝老洞一睹名人墨跡:金蓮走在一條從懸崖石壁隙縫開展出來,僅可容納一人的石道上;面向壁,背向天底深淵……爬下隙中的一根根鐵架,然后走過闊度不及半米的懸空浮橋……
金蓮說,此段沒有欄桿的木板道路,一邊是峭壁,系有鐵索,另一邊是萬丈深淵,只要一錯腳,就是粉身碎骨。
“我們屏息靜氣,緩步挪動而過,終于完成了觸目驚心的歷程?!?/p>
變成小鳥遨游長空
梁寶蓮25歲,金融管理人員
不是每位探險員都必須是征服高山,才能登高望遠,才能顯示戰(zhàn)勝大自然的挑戰(zhàn)。
象嬌滴滴的人文學獎學金得獎者梁寶蓮,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期間,就曾背著男友,“冒險”加入短期跳傘訓練班。
只聽了數(shù)小時的基本原理,寶蓮就成功地掌握了跳傘技術。第一次的跳傘表演,寶蓮的男友陳偉生提心吊膽,甚至都不敢睜開眼睛來一瞄寶蓮的“英雄”表現(xiàn)。
“……我就如小鳥般地在空中飛翔,感覺是那么的美妙;螞蟻般的屋子就在我腳下,蔚藍的天空與青翠的草原連成一片,我高興自己不必攀上高山,就能鳥瞰這一美景……”
寶蓮完全陶醉在“飛翔”中,她忘了擔心萬一有什么差錯,就是粉身碎骨……
花少少錢玩多多地方
陳俊莉38歲,自由撰稿員
亦旅游亦工作的獨行俠陳俊莉,其情形就較不同于其他幾位探險者了。為工作,她涉足世界各個角落,她到過最文明和最落后的國家;為工作,他“花少少錢游多多地方”……
在旅程中,她搭乘順風車,住小旅舍,盡管睡不好,吃不飽。她卻為讀者寫了不少精采難得的游記。
俊莉無須攀上喜馬拉雅山,她只要背著輕便的行囊,手拿地圖,穿梭于陌生的小鎮(zhèn)上,或與落后的當?shù)厝舜虺梢黄?,她的這種“向問號挑戰(zhàn)”的精神,足以令探險者佩服。
就如她所說的:享受和探險精神與太陽和海是永不分開的……如果有那么一天,你有機會去嘗試一些不能預知、理解和一些危險的事時,你愿不愿意接受挑戰(zhàn)?
上山行醫(yī)參與建設
陳志超28歲,武裝部隊醫(yī)官
在雷歷探險計劃下,陳志超醫(yī)生不只完成了“探險”夢想,也實現(xiàn)了他為落后地區(qū)人民行醫(yī)的心愿。
陳志超醫(yī)生喜愛任區(qū)服務更甚于探險,所以,他說,翻山越嶺,涉水過河,于我并沒什么意義……
他更熱衷的還是山區(qū)的建設性服務。協(xié)助考古學家到深山野洞復制壁畫;他們每人必須頂著一片10多公斤重的玻璃纖維下山,走在崎嶇的山路上,風大險大……雖然他們身心皆累,但是復制擁有八九千年歷史的山洞壁畫,何止對智利的博物館意義重大,對陳志超醫(yī)生本身而言,意義更是重大!
走遍世界看盡百態(tài)
陳文平23歲,體育理事會職員
說陳文平是個“壞女孩”,她本人該不會反對吧!
這個“壞”字其實并不是指“真正的壞”,而是包含了“頑皮”的味道。
為什么說文平“頑皮”,皆因她從小喜歡跑來跑去,喜歡做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事。再加上她皮膚黝黑和好動的性格,正好吻合了她那一副“探險專家”的形象。
文平心目中的那一座“山”又是什么呢?
“背著行李走遍世界,看盡異域百態(tài)?!?/p>
文平很“幸運”地實現(xiàn)了她的夢想,也征服了她心目中的那座“山”。
“……在一個濃霧的晚上,我在一輛停在智利與玻利維亞邊界路旁的汽車上睡覺,忽然,感覺身子被拋落地,一陣痛楚驚醒了我,睜開眼一看,原來汽車已經(jīng)四輪朝天,車上的乘客躺在地上痛苦呻吟……?!?/p>
“幾位婦女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一面揉著傷處,一面拾起撒了一地的馬鈴薯和蔬菜;幾位大男人無動于衷似地站在一旁觀看,也不對他們伸出援手……”
從一位喝醉酒男人“偷駕”汽車造成的車禍,令文平看清了當?shù)貗D女地位低落的一面。在人人都在高喊男女平等的今天,文平覺得這是一大諷刺!
浪跡天涯留連忘返
阮福成30歲,旅游顧問
浪跡天涯,只為尋找刺激。阮福成心目中那座無形的“山”,就是“尋找刺激”。
說福成是“流浪型的探險家”一定也不假。
福成喜歡“到處跑”,他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福成說他不喜歡刻板、固定時間地工作。
他常常是工作一些時候,存了一筆旅費后,又背上行囊,開始浪跡天涯的生活。他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年年如此——工作、旅游,旅游、工作。
幾年的時間計算下來,福成在外“流浪”的日子竟然多于工作的日子。
這當然是“刺激”的生活令他在外留連忘返。
他在拉薩冒險觀看當?shù)厝霜毺氐脑岫Y——天葬。他在高原上偷看天葬連將尸體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后喂禿鷲,他甚至用遠鏡頭攝下葬禮的過程。
他認為這個行程最為刺激和富有挑戰(zhàn)性。
還有更精彩刺激的經(jīng)歷呢!
福成在阿富汗的山上看到山下有一間非法制槍廠,他一次又一次嘗試要看清制槍過程,可是距離太遠……
抱著“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心態(tài),福成終于冒險闖進山下的制槍廠。以為這一闖,將會鬧出人命,誰知槍廠老板熱情招待這位“外賓”,還讓他一嘗開槍的滋味呢!
“碰”的一聲巨響,樂得福成心花怒放,雖然該只“筆槍”只有一顆子彈,但也足以殺死人!
(程朝摘自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