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穎
溫暖的火爐,陽臺上迎風飄舞的各式衣裳;廚房里飄出陣陣誘人的肉香;逢年過節(jié),一家老小圍坐在電視機旁;每天背著書包,帶著一身歡樂推開家門:“爸媽,我回來了!”一聲招呼更帶來多少歡樂……提到家庭,總能勾起我甜甜的聯(lián)想。這些多數(shù)人已習以為常的天倫之樂,在我卻是不淺的福分,因為我每年只能享受短短的一個月。
三年前,父母一同被派往香港工作,當時我只有15歲,未諳世事,卻一心想做出與眾不同的壯舉,我滿不在乎而又雄赳赳地說:“你們放心走吧,我一個人生活,沒問題!”沒問題?脖子上掛著一串大大小小、丁當作響的鑰匙;近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內(nèi)舉目無親;苦苦的思念使我整日茶飯不香。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流眼淚似乎成了唯一排憂解難的方法。我?guī)缀跆焯旖o父母寫信,真想連發(fā)十二道金牌把他們調(diào)回來?;貋淼?,只是信,一封接一封,兩種筆跡不斷交替,講的卻是同一個道理:“目光放遠些。爸媽出來是工作需要,條件所迫,你必須自己克服困難?!薄澳阋彩?5歲的大姑娘了,相信你會堅強起來?!?/p>
后來我總算適應(yīng)了這生活,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變“皮”了:學校開家長會,老師“嘩嘩”地翻著大考的試卷請家長來校面談,這可與我無關(guān)。“沒人管,自由自在,更好!”可是一回到家,形單影只,環(huán)視那空蕩蕩冷清清的房子,或是立在寒風里呵著手,跺著腳,排隊等著買我那幾棵冬貯大白菜,或是一個人打掃著吃了幾頓還沒吃完的殘羹剩飯,這時,那被強壓在心底的孤獨、寂寞甚至凄涼就會悄悄地鉆出來、漫開去。我拼命地追憶著曾經(jīng)熟視無睹而如今卻那么寶貴的父母之情:媽媽湊著燈光艱難地穿針引線給我做棉衣的時候,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當我為趕寫作文,很晚還在伏案疾書的時候,一杯噴香的咖啡輕輕推到我手邊,而我只在漫不經(jīng)心地呷一口時,才想到只有爸爸才煮得出這么好的咖啡……我抽屜里積攢的父母來信已經(jīng)數(shù)不清了,“身體第一,堅持鍛煉”,“加強營養(yǎng),注意安全”……真是千叮嚀萬囑咐。如今我才深刻地理解:父母持家難,兼顧事業(yè)與家庭更難。作兒女的,應(yīng)該學會從一封信、一件棉衣、一杯咖啡之類的小事上體會到父母的拳拳之心。
三年來我屢屢碰到這樣的情景:一聽說我一個女孩子家自己生活,一些人就不禁伸舌嘖嘖:“你爸媽真放心喲!”言外之意,大概是要把“放心”改成“狠心”吧。這些話若放到三年前正中下懷,在我看來,父母下決心遠離我去,不僅狠心,甚至不可思議。我并不是獨生女兒,我的家原也是和美的四口之家,不幸的是不治之癥奪去了我17歲哥哥的年輕生命,父母從極度的悲痛中抬起頭來,轉(zhuǎn)而把愛加倍傾注到我的身上。12歲的我不由得自視為父母的掌上明珠,以為可以事事如愿,任我所為了,然而我經(jīng)常聽到他們的口頭語是:“別那么嬌氣!”此外,總要附加一句:“別老不知足!”就是在我獨立生活之后,“愛而不溺”依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首要宗旨。爸爸來信曾說:“你既然總自詡為‘明珠,就不該被封閉在父母給你營造的安樂窩里,而該到生活的海洋中勇敢地磨勵自己。只有這樣,珍珠才會大放異彩。”這些話,只有當父母回京探親,媽媽一把將我抱進懷里,止不住唏噓抽噎時,我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的遠見、犧牲與勇氣。
三年來,經(jīng)歷了一系列生活考驗和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自我鍛煉,我發(fā)現(xiàn)自己成熟長大了許多:盤算本月的花銷和下月的開支,使我懂得了節(jié)儉;不得不出面與鄰居、大人們?yōu)橐恍┈嵤麓蚪坏溃刮叶昧嗽S多人情世故;學習與家務(wù)的矛盾,逼我科學地安排時間,提高效率;困境中得到朋友的幫助,教會我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刻伸出援助的手;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績的喜悅讓我明白了應(yīng)該在生活中永遠保持堅強與樂觀。分別,讓我更理解父母真摯的愛;獨立,讓我獲得更多的人生經(jīng)驗。那種流眼淚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