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軍軍
《墓地孤兒》原是德拉克洛瓦的習作。由于它生動的形象,精湛的技巧而作為一幅獨立的優(yōu)秀藝術杰作保存于法國盧浮爾博物館。
德拉克洛瓦生于1798年,幼年受過多方面的教育。作為一個浪漫主義的先驅(qū)者,他曾熱心地研究過古典畫派,但與學院派那種只重類型不重個性,只重形式不重感情,以及只重素描不重色彩的虛浮呆滯的作風截然相反,他極重感情,但卻是以一種盡量理智而細微的風格技巧去抒發(fā)感情、刻畫感情。他的早期作品以悲劇性的思想內(nèi)容、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以及對于人類災難的真實描寫與色彩,構圖的大膽處理,為他成為法國大革命以來浪漫主義運動的一名主將奠定了基礎。德拉克洛瓦——這個響亮的名字,在當時已成為同古典主義學院派斗爭的旗幟。
十九世紀前葉,希臘人民起來反對土耳其蘇丹的殘暴統(tǒng)治,土耳其于1822年以異常殘酷的手段制造了死亡達二萬三千多人的希阿島屠殺,來報復希臘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在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影響下的德拉克洛瓦,對于起義的希臘人民報以熱烈的道義上的支持。1824年他以極大的熱情創(chuàng)作了控訴土耳其人對希臘人民的空前暴行的歷史畫巨作《希阿島的屠殺》。從他的日記中可見他為描繪希臘人這一深重的災難搜集了大量的史料素材,這幅作品傾注了藝術家的全部心血。
為了充分地展開這一悲哀、痛苦、絕望的場面,德拉克洛瓦采用了引人注目的現(xiàn)實主義手法,畫面的人物全部進行寫生,再有選擇地組織于畫面之中。根據(jù)他的日記記載,這幅《墓地孤兒》是在一個日暮黃昏的公共墓地中,為一個乞討的姑娘所畫的肖像習作。后來經(jīng)過他的加工成為《希阿島的屠殺》中一個有著呆滯目光乞求土耳其士兵的婦女形象。
這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她衣裳破舊,面容消瘦,但從坦露的左肩和濃密的黑發(fā)中仍然散發(fā)著青春的氣息。然而她的雙眼卻充滿著恐懼、驚慌、茫然而又無絕望的復雜神情,對于貧窮和死亡她滿懷恐懼,對于戰(zhàn)亂而離世她有著驚慌,對于生存的前途她是茫然的,但她并不絕望。她乞求生活下去,她失神地望著遠方,雖然她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但卻渴望得到一線人間和平溫暖的微光。
在背景處理上、德拉克洛瓦運用英國風景畫家康斯太勃的畫法。寧靜廣闊的天空,郁郁蔥蔥的叢林,襯托著姑娘的身后林立的墓碑和十字架;在平靜的畫面中,構成了生與死相互搏斗的激烈中突。
德拉克洛瓦是一個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藝術家。他善于將一些相近的顏色加以調(diào)合,形成一個中間調(diào)子,而在這種調(diào)子的背景上造成各種鮮明顏色的和諧。這幅畫中,天空、墓地、景物及人物的裙裳運用了接近的一個統(tǒng)一和諧的中間色調(diào),并突出白色內(nèi)衣、黑色頭發(fā)襯托下的那張造型精確、結構清晰的女性的臉龐。在這張粗獷的臉上,畫象又將我們的視線集中到最為傳神的雙眸上。那雙無聲地傾訴著人生苦難的眼睛,深深地打動著每個觀眾的心。
德拉克洛瓦曾經(jīng)說過:“一幅畫的價值的形成,要看一個人為了深入到靈魂深處而對色彩和線條增加了什么?!边@幅作品正是在色彩和線條上體現(xiàn)出藝術家對人類苦難命運的同情,從而增加了藝術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