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瑞耕
我國宋朝有個呂端,宋太宗要提拔他當丞相,不少人反對,說呂端這個人糊里糊涂(外號“端糊涂”),恐怕難擔大任。宋太宗說:“呂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边€是讓他當了丞相。呂端拜相之后,“為相持重,識大體,以清簡為務(wù)”。公元998年,太宗故亡,李皇后與內(nèi)侍王繼恩等密謀廢太子,“端知有變”,即將王繼恩拘鎖起來,輔佐宋真宗即位,挫敗李皇后等人異謀,可見呂端“大事不糊涂”。后來,這個“呂端大事不糊涂”就成了有名的典故,“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也就成了人們處世的一條經(jīng)驗。
人活一世,所遇到的事確是無法計數(shù)的,要溫飽、要求學(xué)、要工作、要成家、要立業(yè);要處理上下左右、親戚朋友、同學(xué)師長的關(guān)系;要遇到七病八災(zāi)、寒暑陰晴、成功失??;有自己的冥思苦索,有別人傳來的善言惡語……真象有些青年感慨的:世上的事竟是如此復(fù)雜、羅嗦,要學(xué)會處世實在難啊!
孟老夫子說過:“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活在世上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企求事無大小、巨細,對什么都清楚,那就什么也不真正清楚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用許多精力對別人說長道短,或者耿耿于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糾纏得沒完沒了,以至傷肝動脾,寢食不安,可是在許多大事上卻很糊涂,說不出一二三,在本當清楚的大事上不清楚了。這種人處世往往多不順利,很少成功。古今中外,凡有真才實學(xué)者,凡有作為、有成就者,多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的人。
革命導(dǎo)師馬克思在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時,是十分精細、清楚的;可是他對自己生活中一些瑣細事物卻是不注意的。他埋頭苦讀,鉆研學(xué)問,顧不上穿著打扮修邊幅,忙亂之中有時竟糊涂到把燕妮給他的情書和老父親給他的信當卷煙紙使掉了;花起錢來也不會計算,還時常被人將錢騙去。對此,《馬克思傳》的作者梅林解釋道:馬克思“不是一個揮霍無度的浪蕩兒,但是一個幾乎每星期都在創(chuàng)立新體系和摧毀舊體系的人,難道會去注意這些生活小節(jié)嗎?”馬克思“在小事情上不實際,但在大事情上卻是非常實際的。當他不得不去安排自己的小家務(wù)時,他是完全束手無策的,但是在組織一支軍隊并率領(lǐng)它去改造世界方面,他卻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天才?!?/p>
著名國際婦女活動家克拉拉·蔡特金一次向列寧訴說她自己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受到攻擊,因而產(chǎn)生了很大的委屈和不愉快,列寧對她說:“親愛的克拉拉,要經(jīng)常注意工人,注意群眾。如果經(jīng)常想到他們并想到我們要達到的目標,這些閑氣就會化為烏有了。我們誰不曾受過這些閑氣?你可以相信我,我自己就曾把我所受的閑氣硬咽下肚去的。”列寧還教給克拉拉要以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的辦法來克服受多種閑氣干擾帶來的委屈,他說“工作能很快地使人忘卻”這一切。
象馬克思、列寧那樣,在復(fù)雜紛紜的事物前,善于區(qū)分大事、小事,經(jīng)?!跋氲酱竽繕恕?,注意大事情,不計較小事情,這種處世原則是值得效法的。我們青年人對國家大事,對自己的社會責任、個人的工作、學(xué)習和品德修養(yǎng),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充沛的精力;而對一些無傷大局和原則的生活瑣事,對一些個人之間的無謂的議論和爭執(zhí),則可以粗一些,不必斤斤計較。只有這樣,才能擺脫許多絮瑣細小事物的干擾,使自己成為一個目標遠大、志向高尚、在事業(yè)上真正有所成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