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
“決不對他們下跪”
反動當局的軍隊包圍了宜賓中學,用武力鎮(zhèn)壓學生運動。趙一曼當然是他們搜捕的對象。但是,她非常機警,反動軍隊搜查了很久,也沒找到她的影子。
晚上,幾個被學校開除的學生,躲在宿舍里暗暗啼哭。同學們一點辦法沒有了。有的說:“這里掛牌開除了我們,到別的學校也不會收的?!庇械恼f:“要是李一超(就是趙一曼)在也好,她的門路比我們多?!?/p>
說話之間,趙一曼突然出現(xiàn)了。同學們立刻圍上她,問她準備怎么辦?
“你們準備怎么辦?”趙一曼坐下,沉靜地問大家.
同學們有的低頭不語,有的說事到如今只好回家去。一個年紀小一些的同學,知道學校里有位老師很喜歡趙一曼,就悄悄地向她說:“你能不能托人替咱們說個情。學校把我們開除了,回到家里也要挨老人罵的?!?/p>
趙一曼忽地站起來,對同學們說:“決不對他們下跪。不讀書討飯吃,也不能做他們的綿羊?!?/p>
就在這個時候,共產(chǎn)黨員和民主人士舉辦的“中山中學”,向被迫害的學生伸出了熱情的手,答應收容他們?nèi)雽W讀書。
趙一曼把這個消息秘密地告訴了同學。學生們激動起來。各個學校有組織地展開了退學運動。不幾天的功夫,“退學團”組織起來了。宜中、聯(lián)中、女中等學校,百分之七十的學生退了學,紛紛投入“中山中學”。
反動當局當然不會平靜下去,他們又采取各種陰險的手段迫害學生。趙一曼仍然是“不安順”的學生,她到處宣傳反帝愛國的言論,毫不隱蔽自己。黨看她還很年輕,對反動當局的斗爭還沒有經(jīng)驗,決定把她送入武漢的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武漢的軍事政治學校,是國共合作時由國民黨的中央舉辦的。它屬于黃埔軍校的系統(tǒng),學校里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進步青年。
“留洋”
1927年,蔣介石背叛了革命,到處屠殺共產(chǎn)黨員。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失敗。黃埔軍校、軍事政治學校里的進步學生,成了反革命的眼中釘。這時,趙一曼已經(jīng)入了黨。黨為了培養(yǎng)干部,提高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決定派一批優(yōu)秀的黨員去蘇聯(lián)學習。
在1927年9月的一個夜晚,一批青年人,秘密地登上了停泊在上海港口的蘇聯(lián)商船。一個身材瘦弱大眼睛的姑娘,提著一只小手提箱,悄悄地上了船。她,就是趙一曼。
趙一曼站在船面上,讓夜風吹拂著她短短的頭發(fā)。她望著那燈火輝煌的上海,心情十分激動。她想起小的時候,兄嫂不讓她出門讀書的事來:有一次,她對姐姐說:“他們不讓我讀書,想把我拴在他們桌腿上,那是辦不到的。我將來不光讀中學,上大學,我還要上外國留洋呢!”
“聽聽你多大的口氣,”她姐姐友愛地笑著取笑她,“你游洋去吧,從中白楊,游到二白楊;從上白楊游到下白楊”。①
小時候說的氣話,如今成了事實。黨、革命,幫助她實現(xiàn)了自己的幻想。她是多么興奮啊!她本來不很愛唱歌,現(xiàn)在,一個人伏在船面的欄桿上低聲唱起來。……
星夜,輪船犁開洶涌的黃埔江水,緩慢地開出了吳淞口,滾滾的江水,在她的腳下奔騰。
就在這只船上,她認識了一個青年的共產(chǎn)黨員——陳達邦同志。他是黃埔軍校第六期的學生。共同的理想,長途的旅行生活,使他們結(jié)成了親密的旅伴,愛情的種子,暗暗地在他們心中埋藏起來?!?/p>
趙一曼和她的同志們,度過了漫長的旅途生活,在一個黃昏時分,她望見了克里姆林宮尖頂上的高頂。莫斯科——世界共產(chǎn)主義的出發(fā)地,就在她眼前。她快活得呼叫起來:“莫斯科,莫斯科!”
趙一曼入了“中山大學”(后改為“共產(chǎn)主義大學”)。這所學校里的學生,全是從中國去的青年,他們絕大多數(shù)是共產(chǎn)黨員。為了隱蔽自己的真實姓名,以便回國以后繼續(xù)做革命工作,很多同學都改換了名字。趙一曼給自己取了一個蘇聯(lián)姑娘的名字——科斯瑪秋娃。不過,同學們都不這樣叫她,大家喜愛的喊她“毛栗子”。因為她頭發(fā)很短,又不愛修飾,頭發(fā)散亂著,活像個“毛栗子”。
歷史博物館的熟客
趙一曼編在“中山大學”第六班里。她的學生證是807號。
他們的學校,就在克里姆林富附近。他們走出校舍,就可以看見克里姆林富高高的頂子;坐在教室里,可以聽見克里姆林宮的鐘聲。蘇聯(lián)的黨,蘇聯(lián)政府十分關心和支持這所培養(yǎng)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的學校。蘇聯(lián)人民,當時吃的是黑面包,但是,對在這里留學的學生卻照顧得很好。供他們白面包吃,發(fā)給他們衣服、零用錢。趙一曼時常激動地對陳達邦同志說:“蘇聯(lián)同志對我們這樣好,我們不努力學習,對不起自己的黨,也對不起蘇聯(lián)黨。”
學習的課程是很多的。有中國革命問題,政治經(jīng)濟學、游擊戰(zhàn)爭、俄文等等。游擊戰(zhàn)爭、俄文,是趙一曼最喜愛的兩門功課。她原來的外文基礎很差,學俄文很吃力。開始成績很不好,但是她從不灰心,她說:“我不求學得多么好。只求將來能讀俄文書報也是好的?!?/p>
她的衣服袋里,整天裝著一小塊一小塊的紙片,紙片上寫滿了俄文生字。下了課,她時常一個人跑到學校對面的大教堂里,找個僻靜的地方坐下來,摸出小紙片,反復地讀著。在她努力下,俄文成績一天比一天好。
在這里,她和她親愛的同志——陳達邦同志結(jié)了婚。她最喜愛的是參觀歷史博物館。每到假日,她總是約著陳達邦同志到博物館去。
莫斯科的博物館,都叫她跑熟了。她,成了歷史博物館最熟悉的客人。有一次,星期天,下著大雪,她又約著陳達邦同志到博物館里去玩,陳達邦同志笑著對她說:“你真成了參觀博物館的迷。”她一面挽著陳達邦同志的手,踏著雪向博物館走去,一面高興地說:“我覺得參觀博物館,是最好的學習機會。我真愿意當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p>
在博物館里,她看到十月革命的遺物,對陳達邦同志說:“咱們將來也要來一個十月革命?!?/p>
“我們可不一定叫它十月革命?!标愡_邦同志笑著說?!耙苍S是七月革命、八月革命,或者是一月革命?!?/p>
應該服從黨的決定
趙一曼本來就沒有個結(jié)實身體,瘦棱棱的。緊強的學校生活,使她患了嚴重的肺病。但是她從來不說自己不能堅持學習了??偸钦f:“不要緊,是病不倒我的。”
暑假,她參加完考試,病更厲害了。晚上不能入睡,咳嗽著直喘。學校黨的組織,便送她到黑海旁邊克里米亞半島休養(yǎng)。這里風景優(yōu)美,氣候也比莫斯科溫暖,有水果,有鮮花——她是最愛花的。美麗舒適的環(huán)境使她的病情有了好轉(zhuǎn)。但是,回到莫斯科以后,她懷了孕,功課一緊張,病又復發(fā)了。一天學校黨的負責同志把她叫去,對她說:
“你的身體總是不好,據(jù)醫(yī)生說,這里的氣候不適宜,如果繼續(xù)留在蘇聯(lián),對你來說,是危險的?,F(xiàn)在,組織上決定,送你回國去休養(yǎng)?!?/p>
“不要緊的,我還能堅持。”她向黨的負責同志請求說:“還是留我在這里吧?!?/p>
“現(xiàn)在國內(nèi)正需要婦女干部,”黨的負責同志對她勸說道:“你回去以后,不光是休養(yǎng),還要工作。黨已經(jīng)決定了?!?/p>
她聽說黨已經(jīng)決定了,就向黨的負責同志說:“我應該服從黨的決定?!?/p>
她要離開莫斯科,離開學校,離開她的丈夫,心情是不快的。但是見到了陳達邦同志,她絲毫也沒表
示出一點痛苦的樣子。她壓抑住自已的感情,向陳達邦同志說:“我要走了,咱們只好暫時分開了?!?/p>
盡管她不表露自己,陳達邦同志對她當時的心情是完全理解的。他知道,國內(nèi)正是白色的恐怖時期,她懷著孩子,又患著病,回國以后的生活是十分艱難的。陳達邦同志沉思了很久,終于坦率地對她說:
“既然組織上決定你走,你又一定要走,那好吧,我向組織上去請求,咱們倆一同走,路上我可以照顧你?!?/p>
“為什么要這樣,”她立刻斬釘截鐵地說:“你應該繼續(xù)留下讀書。黨派了我們來學習,我們不能因為私人的關系,空著腦袋回去。再說,我回去以后,找到我們的黨,同志們都會照顧我的?!?/p>
除達邦同志也覺得她說的對。他還記得,離開祖國來蘇聯(lián)之前,黨的一位負責同志對他說:“我們黨要領導革命走向勝利,光憑勇敢還是不夠的,我們要有知識,要有很好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修養(yǎng)。你們到了蘇聯(lián),要好好學習,不能空手去空手回來。……”
“是啊,我應該留下繼續(xù)學習,”陳達邦同志自語著。他從上友兜里掏出塊心愛的懷表,摘下指頭上的一個戒指,向她說:“這兩件東西你拿著吧?!?/p>
趙一曼知道這兩件東西是陳達邦同志唯一的財產(chǎn),搖著頭說:“我不要,你留著吧?!?/p>
“你把它帶著,”陳達邦同志把表和戒指放在她手心里,握緊她的手說:“表,你拿著做紀念;戒指,在困難的時候可以換掉用?!?/p>
他們一塊吃過早點。趙一曼提著那只小小的手提箱,毅然地離開了學校。為了保守秘密,陳達邦同志沒送她。
她到了火車站,聽說火車晚上才開,又回到了學校。陳達邦同志驚喜地望著她問道:
“怎么,你不走了?!薄安?,火車晚上才開,”她高興地說:“咱們還可以一塊度過這半天?!?/p>
他們倆挽著手,走出學校,來到了紅場。他們并著肩,在紅場上默默地走著,走著。他們繞過紅場,走到列寧同志的墓前,默默地站一會,走出去,一會又走回來……
她和兒子
長長的列車,噴著濃黑的煙柱,離開了莫斯科。趙一曼回頭從車窗外望望克里姆林宮的高頂——它已經(jīng)看不見了。這時她才暗暗地用手帕擦去了眼淚。……
經(jīng)歷過千辛萬苦,她回到了湖北宜昌。在一所簡陋的小屋子里,她生了一個男孩,做了母親。
在白色恐怖下,她帶著吃奶的孩子,拖著個病身子,堅持了黨的工作。祖國美好的氣候條件,使她的病慢慢好轉(zhuǎn)起來。
1929年9月,她被調(diào)到江西省委工作。年底,省委出了事,許多同志被捕了。夜晚,她帶著不滿周歲的孩子,上了一只小船打算去上海找黨的關系。但是,她身上沒有一文錢,因為走得急慌,只穿著一件單薄的長袍。孩子光著屁股裹在一條舊毯子里。
寒冷、饑餓、敵人,一起逼迫著她。她抱著孩子,望著奔流的江水。她想,為了自己能活著跑到上海找到黨,繼續(xù)堅持革命工作,不如把孩子丟下江去,也免得孩子受苦。就在這個時候,他聽見船上有孩子的哭聲,還聽見有叫媽媽的聲音。她想到離開莫斯科的時候丈夫?qū)λf的話:“孩子生下來以后,你要養(yǎng)著他,實在有困難,就把他送給我的哥哥?!薄?/p>
一顆母親的心在激動。她流著淚,吻著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抱回了艙里。
深夜,她帶著孩子到達了長沙。本來可以去找?guī)讉€熟悉的同志,但是因為怕連累同志們,她沒有去找任何一個人,只是在一家小旅館里,給鄭易丹同志打了個電話,要了幾件小衣服給孩子穿上,賣掉了丈夫送給她的那只懷表,換了船票。她是多么舍不得賣這珍貴的紀念物啊,可是為了生存,為了革命,她只好這樣。
又是在夜晚,她乘上了去武漢的船。
在武漢,她找到陳達邦同志的妹妹陳琮英同志,兩個人商討后,把孩子送到了陳達邦的家鄉(xiāng)湖南長沙。
反動派發(fā)現(xiàn)了她的蹤跡,暗地派人追捕她。她化裝成一個討飯的乞丐,步行著奔往上海去找黨的關系。下著雨,風很大,她一個人在艱難的道路上走著,走著……
①二白楊、中白楊、下白楊、上白楊是趙一曼故鄉(xiāng)村名。
(毓繼明插園)